关键词:
等离激元
二维材料
结构对称性
材料各向异性
摘要: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SPs)—般是指由共振所引起的沿着金属与介质表面传播的特殊电磁波。表面等离激元的物理特性十分独特,如能够打破光子器件的衍射极限,能够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前期在研究表面等离激元中主要是以贵金属材料为主,但是传统的贵金属本身存在的固有损耗较大,并且其损耗难以调控,对等离激元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不便,另外,金属等离激元器件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到近红外的频谱范围内,工作频段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寻找能够支持表面等离激元的其他材料。相比于传统的贵金属材料,石墨烯和黑磷(black phosphorus,BP)等二维材料所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具有强局域性的特征;其次具有低损耗的特征,二维材料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传播过程中损耗更小,传播寿命更长;最后,具有动态可调性,二维材料的化学势可以通过外加电压和掺杂等方法进行调控,改变带隙,改变费米能级的位置,从而改变其表面等离激元的谐振频率。所以,相对于金属而言,二维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光电可调性。本文主要通过二维材料石墨烯和黑磷来研究结构对称性和材料各向异性对等离激元激发的影响,我们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模拟获得数据,然后运用经验公式进行解释,得到的结论如下:(1)研究无限长条带,石墨烯和BP在armchair(AC)和zigzig(ZZ)方向上表现出非常相似的等离激元行为,这可以用含有有效波长的经验公式很好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存在于波长上,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Drude权重。(2)研究结构对称性和材料各向异性对等离激元激发的影响。在正方形中,BP的ZZ方向显示出与石墨烯相似的光谱,即偶极子共振引起的消光峰;但BP的AC方向上完全不同,出现了两个共振峰,而这其中没有偶极子模式。类似的效果也可以通过设计各向同性石墨烯结构获得,即打破结构对称性。(3)研究BP矩形中等离激元共振的演化,既涉及材料各向异性,又具有结构对称性。在BP的AC方向上,如果AC方向是长边,则消光由偶极子共振主导,即结构对称性和材料各向异性之间相互竞争。(4)研究方环结构中的等离激元耦合效应。随着环臂厚度的减小,BP在ZZ方向的偶极子共振表现出与石墨烯方环类似的红移。然而,BP在AC方向上的模式被强烈改变,即两种模式遵循不同的变化行为。我们的工作揭示了结构对称性和材料各向异性对二维材料等离激元共振的影响,这可能会促进人们对二维等离激元共振的理解。本文还研究了双BIC的产生,通过打破两个方向上的对称性,我们提出了一种在太赫兹(THz)频率下支持对称保护BIC的介电超材料,实现对称保护双BIC,为双BIC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该论文有图25幅,参考文献1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