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Al/Ti叠层复合材料
层状结构
石墨烯
裂纹扩展
相场法
摘要:
在众多体系的叠层复合材料中,Al/Ti叠层复合材料凭借重量轻、综合力学性能优异、金属间化合物可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层状结构带来了显著的强化效果,但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性能极限受到铝层低强度的限制。在应力作用下,裂纹通常首先出现在强度较低的铝层,进而引发钛层局部应力集中和开裂,最终导致Al/Ti叠层复合材料断裂失效。与纯铝/铝合金相比,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因此,用铝基复合材料替代纯铝/铝合金,有望进一步提高Al/Ti叠层复合材料性能。本论文针对当前Al/Ti叠层复合材料性能受铝层低强度限制的问题,将新型碳纳米增强材料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s,GNPs)引入2024 Al,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024 Al-GNPs)箔,然后与TC4箔烧结连接,制备了2024 Al-GNPs/TC4叠层复合材料。通过将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层状构型有机结合,实现了GNPs和层状结构对机械性能的协同强化,研究了GNPs的强化机制,探索了层状结构与裂纹扩展的内在关联,揭示了2024 Al-GNPs/TC4叠层复合材料的性能强化本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箔厚度不同的2024 Al/TC4叠层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箔厚度的增加会加剧层间的非协同应变,更容易诱发分层。分层隔离了拉伸过程中的局部应力传递,切断了裂纹扩展路径,从而有效阻碍了裂纹扩展。基于Al-AlTi共格界面和Ti-AlTi非共格界面构建了相场模型,证实半共格界面上的位错在应力作用下成为裂纹源并加速分层,揭示了分层、非协同应变、界面结构和裂纹扩展之间的潜在联系。此外,研究还证实影响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扩散系数和固体溶解度。采用超声分散、机械搅拌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GNPs含量为0、0.3、0.5、1.0 wt.%的2024 Al-GNPs复合材料。当GNPs含量为0.3和0.5 wt.%时,其在Al基体中均匀分布,通过载荷传递有效强化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并细化析出相AlCu的尺寸。采用相场法模拟,揭示了析出相尺寸细化归因于GNPs抑制了晶界上Cu原子的偏聚,避免局部富集的Cu与Al基体反应形成粗大的AlCu。然而,当GNPs含量达到1.0 wt.%,团聚的GNPs在基体中诱发孔洞缺陷,并导致析出相尺寸粗化和机械性能严重下降。此外,GNPs引入的位错为AlCu的析出提供了形核位点,这有利于提升AlCu的析出效率,并增强沉淀强化效果。以2024 Al-GNPs复合材料替代2024 Al层,与TC4交替叠放烧结,制备了2024 Al-GNPs/TC4叠层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层状结构和GNPs分别抑制了裂纹在相邻层间和2024 Al层内的扩展,成功实现对机械性能的协同强化作用。结合相场法模拟,发现层状结构阻碍裂纹扩展的主要原因是TC4层中的应变离域化。另一方面,利用分子动力学揭示了GNPs的位错阻碍和载荷传递强化机制,证实GNPs通过钝化和偏转效应阻碍了裂纹的扩展。通过反应退火调控金属间化合物AlTi生成量,研究了不同AlTi厚度对2024Al-GNPs/TC4叠层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当反应退火时间为2 h,叠层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降低,GNPs展现出良好的裂纹偏转效应,材料的延伸率提升21%。然而,随着反应退火时间进一步增加,AlTi生成量增加,塑性出现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大量AlTi在拉伸过程中脆性断裂,导致层状结构的裂纹阻断功能失效。在退火过程中,原子扩散和反应在界面引发温度梯度,导致Al晶粒发生定向生长。结合相场法模拟,发现了金属间化合物AlTi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扩散阶段、扩散-反应阶段和反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