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石墨烯暖宫穴位贴
穴位贴敷
针刺疗法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应用石墨烯暖宫穴位贴联合针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并与单纯针刺疗法做对比,在保证患者得到基础治疗的同时,研究石墨烯暖宫穴位贴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达到良好的疗效,为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使用石墨烯暖宫穴位贴(丁香、肉桂、干姜、黄芥子、肉苁蓉、小茴香、花椒、艾叶、香附、吴茱萸、石墨烯)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使用单纯针刺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于月经前7天开始治疗,日一次,每个周期连续治疗7天,经期停止治疗。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以75%酒精棉球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以指切进针法迅速刺入穴位,当针刺“关元穴”和双侧“子宫穴”时行平补平泻法,针尖斜向下腹部,以患者下腹部有酸胀感为宜;双侧“三阴交穴”直刺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以局部酸胀感为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后起针,随后将石墨烯暖宫穴位贴贴敷在以上穴位,每次贴敷5小时后取下穴贴。对照组仅进行针刺相关操作,操作穴位与治疗组保持一致。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CMSS中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痛经症状持续时间评分,整理数据后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观察疗效。结果:因4例患者符合脱落剔除标准,最终完成课题研究的合格受试者共56例。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治疗前,基线数据的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VAS评分及CMSS评分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在每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VAS评分进行对比,发现第一个月经周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二、三个月经周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的CMSS中严重程度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在第一个月经周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二、三个月经周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的CMSS中持续时间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在第一个月经周期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第二、三个月经周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分别进行VAS评分的组内对比,显示两组的第一个月经周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从第二个月经周期开始,与前一个月经周期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CMSS严重程度评分进行组内对比后发现,第一个月经周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从第二个月经周期开始,与前一个月经周期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对CMSS持续时间的评分进行组内对比,显示两组的第一个月经周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从第二个月经周期开始,与前一个月经周期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石墨烯暖宫穴位贴联合针刺疗法的临床总有效率高,通过与单纯针刺疗法比较.发现石墨烯暖宫穴位贴敷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有效中医疗法之一。2.石墨烯暖宫穴位贴可以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且使用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该疗法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