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石墨烯
有机小分子
赝电容
相互作用
离子液体
摘要:
超级电容器(SCs)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但能量密度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如何在不降低功率密度的情况下提高能量密度成为了超级电容器研发的主要目标。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是SCs的两大要素,通过使用合适的电极材料和与之相匹配的电解质可以有效提升SCs的能量密度进而显著改善其性能,然而合理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结构和优异性能的电极材料是现阶段的一个科研难点。目前,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碳基材料,但由于有限的静电电荷积累使得其比电容较低,然而,在此基础上引入赝电容有望大幅度提升材料的电容性能。电化学活性有机小分子是继金属化合物之后的新兴赝电容材料,可以提供大的比电容,但导电性较差是有机小分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将有机小分子与导电石墨烯进行复合有望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SCs的性能。提升SCs能量密度的另一关键是电解质,虽然赝电容材料在水系电解质研究较为宽泛,但水系电解质的电压窗口较低,使得器件的能量密度有限。本文通过选择结构不同,电性不同的三种芳香性有机小分子设计合成了三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在离子液体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和储能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乙基紫精阳离子为修饰剂,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乙基紫精功能化氧化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EV-RGO)。乙基紫精通过静电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阳离子-π作用锚定在石墨烯上,使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更加稳定可逆。含有乙基基团的紫精分子,能够更好的起到分子间隔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石墨烯片的堆叠,从而扩大石墨烯的层间结构。紫精具有两单电子法拉第反应活性,在修饰石墨烯的同时,还能贡献赝电容。在电流密度为0.5 A g时,EV-RGO作为负极材料的比电容为222.7 F g。非对称超级电容器(EV-RGO//AC ASC)在功率密度为888W kg时可提供64.1Wh kg的能量密度。同时,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数据和XPS测试结果为双电层与赝电容双重贡献的电荷存储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2、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BDTD)是一种具有五元芳香族杂环的大平面共轭结构分子,比六元芳香族环更富电子,故与氧化石墨烯结合时有更强的非共价π-π相互作用,更有利于法拉第反应电荷的快速转移。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三维互联的功能化气凝胶(BDTD-RGO),在不破坏石墨烯的sp结构的基础上保留了石墨烯优良的导电性。BDTD-RGO电极独特的结构和表面性能等因素决定了其优异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BDTD-RGO在1 A g时具有210.1 F g的高比电容,BDTD-RGO//AC ASC表现出了较好的储能性能,在功率密度为886.8 W Kg时对应的能量密度为64.0Wh Kg。3、天青A是一种带正电荷的吩噻嗪类染料化合物,能够通过静电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阳离子-π作用复合在石墨烯上,同时,天青A上的-NH基团可以同时充当氧化还原石墨烯的还原剂和连接剂,将天青A锚定在氧化还原石墨烯上。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的AZA-RGO(1:6)在0.5 A g时具有205.4 F g的比电容,器件AZA-RGO(1:6)//AC ASC在功率密度为891.8 W Kg时,可以提供69.0Wh Kg的优秀能量密度,在3A 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4000圈后有93%的电容保持率,表明这种共价键功能化的过程可以显著提升材料的循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