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材料
石墨烯
偏振转换
圆二色性
偏振分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下科技的飞速发展,微型化、集成化、高精度的新一代偏振调控器件需求逐渐增大。中红外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基于中红外技术的仪器具有抗干扰强、精度高等优势,同时太赫兹波由于自身能量较小而不会对物体本身产生破坏作用,在国防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传统偏振器件尺寸偏大限制了其发展。近年来,手性结构因其独特的特性被应用在超材料领域中,极大提升了微纳器件的偏振调制能力,为微型化、集成化微纳器件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纳手性超表面对电磁波的操纵能力,其包括圆二色性、偏振转换特性、频率调制特性、偏振分束特性等。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了一种蜂窝状排列金孔阵列中六边形分布的金纳米带结构,实现了高达0.85的圆二色性,通过金纳米带对周围电场的扭曲作用,还可实现偏振转换特性,转换率高达99%。并且通过调谐纳米带的旋转角,还可在半波片和四分之一波片之间切换,还探寻到一些偏振转换性与纳米带旋转角之间的关系,为新型手性超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金椭圆孔阵列的复合结构,实现了对结构圆二色性的动态调控,调制幅度可达0.33,结构最高圆二色性可达0.91。此外,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入射角在-9°至9°的范围内,均可保持较强的手性响应,并且在-14°至14°的范围内,结构还保持良好的广角吸收性。最后,通过阵列了一个3×3周期单元结构,通过近场响应展示了其在成像加密领域的应用。
3、提出了一种多层的图案化石墨烯超表面结构,在单偏振态下实现了可调的六模电光开关;在双偏振态下可实现一个四频偏振器,偏振消光比和插入损耗分别可达6.7d B、6.5d B、19.6d B、7.5d B和0.7d B、1.23d B、0.36d B、0.46d B。此外,还可对两个正交偏振实现可调的偏振分束功能,频率调制度可达25.2%,对多功能光电器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