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石墨烯
凝胶电解质
柔性聚合物
压阻式传感
超级电容器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能源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传统燃料资源也正处于枯竭的边缘,这意味着人类需要在未来几十年找到替代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技术的出现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国在开发太阳能、氢能和核能等绿色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这些新能源的产出往往依赖于太阳辐射或满足特定条件,其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应对这种不稳定性,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储存能量的设备,以便在能源供应中断的情况下继续为我们提供服务。超级电容器就是一种理想的能量储存装置,它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和长循环寿命,是短期和周期性储能任务的理想选择。同时随着柔性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型柔性电子设备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些设备不仅更小、更集成,而且功耗更低。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是电子皮肤设备,它可以附着在人体皮肤上进行多功能操作和高灵敏度感知。这种新设备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用来感知来自外界的各种细微刺激信号,无论是智能机器人的精细运动控制、人类软件组织的感知,还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传感需求,电子皮肤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本文基于激光还原的石墨烯(LIG)和过渡金属硫化物(NiS2),通过与PVA/KOH固态凝胶电解质以及柔性基底PDMS复合,制备并结合了多功能纳米复合的NiS2/LIG电极材料,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CS)。最后,通过一些结构设计制作了一些集成化、智能化的多功能传感器并开发了一些应用。主要内容如下:
(1)制备了基于激光还原石墨烯(LIG)与过渡金属硫化物NiS2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微型电容器相对能量密度低的问题,经过测试,电化学表现优异,NiS2/LIG材料即使在高电流密度为1Ag-1的时仍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为799 F g-1,同时在5000次可变放电循环后,NiS2/LIG材料的循环保留率达到80.91%,ACS电容保留率为81.92%,表现出了优秀的循环稳定性。除此之外ACS还有较为优秀的能量表现,最大功率密度为0.25Wh kg-1,能量密度为49.89 kW kg-1,利用石墨烯的引入加速电解液和电极间的电荷传递,利用其层间离子的高效输运能力,增强电解液对电解液的吸附能力,促进更多的电子传递,最终提升电池的比容量。
(2)基于NiS2/LIG材料的纳米摩擦发电机(TENG)实验探究出了自供电系统的闭环,从而为收集间歇性的可持续性的能量提供了可能性,柔性TENG有着与以前的纳米发电机相似的优点,比如输出稳定性、电压较低、能量转换效率高。除此之外,柔性TENG使用的基底PDMS柔性较强,为它带来了柔性与人体更高的象形,TENG还可以对细小微弱的信号有反应,这种表现能力对各种动能的收集有着巨大帮助,在有着较大温差以及较大湿度和特殊气体环境下也有着令人惊喜的表现,所以延伸出了传感系统。
(3)基于NiS2/LIG材料的穿戴式力学传感器系统,通过先预拉伸后释放预拉伸,以使电极材料具有褶皱结构,这种褶皱结构用于增大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电极材料中的镍硫化合物更小的能带带隙和更优异的导电性能,更容易实现电子的转移扩散、以及材料结构的相变,通过与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材料复合,提高对穿戴式力学传感器的供能效果,实现了穿戴式力学传感器的多功能、高性能和一体化。通过研究,期望获得一种形貌优良、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NiS2/LIG电容器负极材料,为实现高能量、高功率的柔性超级电容器及传感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