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皮革基底
直写印刷
交联聚乙烯醇
聚苯胺/石墨烯
超级电容器
摘要:
近年来,传统印刷技术与新兴电子器件领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各种不同导电墨水和不同承印物的印刷电子产品相继问世,推动了印刷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皮革源自动物的皮肤,具有优秀的柔韧性和机械性能,被视为柔性印刷电子的理想基材,但因为其本身有着大量的毛孔和不规则纹理,在实际印刷应用时受限较大。预计在皮革表面实现精细的图案化打印,前提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在现有皮革表面进行印刷,利用功能性涂料对皮革表面改性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涂料需要最大限度保留皮革本身优良特性,同时还能够平滑纹理、填充毛孔,为实现皮革表面图案化印刷奠定良好基础。
本论文主要研究是通过印刷实现皮革表面的图案化。首先是制备适用于直写印刷的导电墨水,其次是制备能够提升皮革表面印刷适性的涂料,最后是使用制备好的导电墨水在改性的皮革表面实现图案化应用。具体技术路线:
(1)聚苯胺/石墨烯复合导电墨水的制备
首先,通过实验确定了盐酸(HCL)作为掺杂质子酸时的浓度为1 mol/L,以及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与苯胺(An)质量比为1:1时,可以成功制备出纳米纤维形态的聚苯胺(PANI)。上述条件制备的聚苯胺表现出良好的电导率和产率,电导率可达294.1 S/m,产率高达90.2%。其次,以纳米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将不同比例的氧化石墨烯与苯胺共混,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促使苯胺以氧化石墨烯片层为基底发生本位聚合。当氧化石墨烯质量比为10 wt%时,制备出的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导电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优,比表面积为32.2374 m2/g,面积比电容可以达到476.45 m F/cm2。最后,使用绿茶多酚(TP)对该复合材料体系整体还原,得到的聚苯胺/绿茶多酚还原氧化石墨烯面积比电容高达1048.25 m F/cm2,相较于未还原状态提升了2.2倍。
(2)硼酸交联聚乙烯醇涂料的制备及对皮革表面直写打印效果的影响
首先通过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对纳米二氧化硅(SiO2)进行官能团功能化处理,降低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亲水性。将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填料掺杂在聚乙烯醇(PVA)中,在填料比例为3 wt%,制备的涂料静置48 h后,未出现分层现象,SiO2-APTS未析出,涂料稳定性较好。其次对掺杂纳米二氧化硅的聚乙烯醇进行硼酸(BA)交联处理,在硼酸为2.0 wt%时,制备的复合涂料流平等级为10级,粘度合适,吸水性仅为8.8%,而纯PVA吸水性高达413.6%;水中溶解率仅为1.2%,而纯PVA水中溶解率高达93.7%。在经该涂料处理的皮革表面印刷线条,根据GB/T 36598-2018标准,可以判定线宽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实现清晰的图案化印刷。
(3)基于改性皮革表面实现图案化应用
采用直写印刷技术在经过涂料处理的皮革表面实现图案化,制备皮革基柔性超级电容器。通过循环伏安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等验证其电化学性质和循环稳定性。在5 mv/s的扫描速率下,该电容器的面积比电容高达1042.38 m F/cm2,经过5000次循环伏安扫描后,电容保持率在93.12%左右。电解质离子迁移电阻、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电阻及电极材料本身的内阻之和等效为4.65Ω,整体电阻较小,表现出较好的电容存储效果。将该超级电容器分别按照30°、60°和90°弯折100次,结果显示,经过弯折处理后,电容器的面积比电容大小略有浮动,但总体上表现出良好的耐弯折、柔韧性和稳定性。在能量密度最高时达到57.29 Wh/cm3,对应的功率密度为0.104 W/cm3,表明其具有较大的能量存储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制备出适用于直写印刷的聚苯胺/石墨烯导电墨水,研制出能够改性皮革表面提高其印刷适性的交联聚乙烯醇涂料,对皮革表面涂布改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直写印刷方式成功组装出储能效果良好的皮革基柔性超级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