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石墨烯
玉米
苦荞麦
盐胁迫
生长
摘要:
石墨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碳纳米材料之一,因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等特性,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随着生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大,石墨烯将不可避免地释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对环境中的植物造成影响,应当引起关注。此前研究大都关注石墨烯浓度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但石墨烯对植物产生的差异影响也与其结构有关,而关于不同结构石墨烯对植物影响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选取氧化石墨烯(GO)、氨基化石墨烯(G-NH2)、羟基化石墨烯(G-OH)以及玉米(常见的单子叶作物)、苦荞麦(双子叶作物)为受试材料,研究不同基团修饰石墨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室水培实验和大田实验,在同等浓度条件下,研究不同结构石墨烯对受试植物生长的影响,期间测试了生长指标(如:发芽率、根茎长、根茎鲜重等)、生理指标(如:根系活力、光合参数、抗氧化性等)、产量及品质指标,并结合拉曼、扫描电镜以及基因调控指标,探究所选用石墨烯对植物的作用规律和机制。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1)水培条件下,G-NH2促进玉米植株生长,GO基本没有影响,G-OH会产生抑制作用。G-NH2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提高其根茎长度、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增强了植株的抗氧化能力。G-OH可促进苦荞麦植株生长,G-NH2未见显著影响,GO会产生抑制作用。G-OH提高了苦荞麦根长及鲜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及抗氧化性。三种石墨烯均未在两种植物体内积累。三种石墨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原因可能是氨基引入降低了石墨烯电阻率,具有亲水功能还有利于激活植物细胞的生物活性,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从而促进玉米生长;同时单双子叶植物木质部不同使得单子叶植物需水较少,双子叶植物需水较多,且羟基的引入使得G-OH粒径水溶性更好能提供更多水分可促进苦荞麦生长,反而不利于玉米生长;此外,GO由于表面大量的负电基团与根系具有更多负电结构的苦荞麦产生排斥,降低了其水分及养分的输送量,从而产生抑制作用。
2)水培条件下盐胁迫实验中,综合分析玉米、苦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抗氧化性数据来看,本文所使用的三种不同基团修饰石墨烯对于盐胁迫下玉米和苦荞麦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就玉米而言,三种石墨烯的积极作用为G-NH2>G-OH>GO;其中,G-NH2缓解作用最强,促进幼苗根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氧化性,对于苦荞麦来说,积极作用表现为GO>G-NH2>G-OH,其中GO显著缓解了盐胁迫负面影响并促进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增强植株抗氧化性。
3)大田试验中,G-NH2、G-OH对玉米生长表现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用效果G-NH2>G-OH,GO基本无影响。三种石墨烯均对苦荞麦生长表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作用效果GO>G-OH>G-NH2。其中G-NH2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株高、茎粗,显著降低了植株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并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了其光合作用,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如单株产量及容重,提高了玉米体内蛋白质及类黄酮含量,结合转录组学及代谢组学数据分析,G-NH2促进玉米植株代谢并增强了植株抗性。GO对于苦荞麦的促进效果较明显,促进了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了作物产量,其中单株产量提高近118%,提高了苦荞麦蛋白质及类黄酮含量,GO促进苦荞麦植株的葡萄糖分解、合成代谢及光合进程。
基于本研究范围内,在水培及大田试验中,石墨烯结构不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且在水、土两种培养基质中对同种植物的影响顺序也不同,除本研究涉及内容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