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块体材料
石墨烯
硼
硅
Y型连接结构
力学性能
摘要:
石墨烯作为一种典型二维碳材料,以其卓越的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而闻名。它的巨大潜力延伸到各种领域并获得广泛应用。但是,石墨烯粉体不具备机械承载能力。因此,开发具备高机械强度和优异综合性能的石墨烯块体材料十分必要。然而,石墨烯粉体烧结和致密化困难,石墨烯层间易滑动,导致块体材料强度较低,因此,由石墨烯粉体制备高强度石墨烯基块体材料面临重大挑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利用石墨烯边缘缺陷和硅、硼溶解-析出过程驱动石墨烯块体材料致密化,同时利用Y型连接结构、B-C共价键和Si-C共价键连接石墨烯片,增强石墨烯层间作用,进而抑制石墨烯层间滑移,获得高强石墨烯块体材料。
本文以镁与碳酸钙为原料,利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法(SHS)制备出具有三维结构的石墨烯粉体,发现该石墨烯层间存在丰富的Y型连接结构,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阐明Y型连接结构强化力学性能机制。对石墨烯进行0~72 h的球磨处理,获得不同缺陷密度石墨烯粉体,经2000℃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得尺寸为20 mm的石墨烯块体材料,随着球磨时间增加,石墨烯块体材料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球磨48 h制备的样品(GS-48)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01MPa,上述结果表明,石墨烯中适当的缺陷密度有利于块体材料强度的提高。得益于Y型连接结构以及球磨缺陷,直径为500 nm的微柱微观压缩强度达到2.14 GPa。
以硼和石墨烯为原料,经1600℃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直径为20 mm的硼-石墨烯块体材料。添加适量硼降低石墨烯基块体材料的烧结温度,并促进材料致密化。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揭示硼在石墨烯中的构型,扩散到石墨烯内的硼原子存在两种形态,石墨烯面内硼掺杂以及石墨烯层间B-C键。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揭示硼连接石墨烯力学性能增强机制,B-C键连接石墨烯后,硼-石墨烯材料沿石墨烯面内x轴方向的拉伸强度从0.7 GPa提升至68.7 GPa。伴随硼含量增加,石墨烯块体材料力学性能先提升后下降,硼含量10 wt.%石墨烯块体材料力学强度最高,弯曲强度达到309 MPa,压缩强度高达487 MPa,直径为660 nm的微柱微观压缩强度高达6.15 GPa。
以硅和石墨烯为原料,经1600℃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直径为20 mm的硅-石墨烯块体材料。揭示硅在石墨烯块体材料中的演变过程。硅降低石墨烯基块体材料的烧结温度并通过溶解-析出过程驱动石墨烯块体材料致密度提升,同时赋予材料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得益于Y型连接结构、Si-C共价键、Si C纳米颗粒以及纳米石墨片强化力学性能的作用,硅含量为40 wt.%石墨烯块体材料弯曲强度达到455 MPa,压缩强度高达1102 MPa,直径为600nm的微柱微观压缩强度达到5.17 GPa。在1000℃空气气氛氧化40 min,重量损失仅为7.5%。氧化结束后其压缩强度依然高达857 MPa。
以硼、硅和石墨烯为原料,经1600℃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直径为20 mm的硼-硅-石墨烯块体材料。Y型连接结构抑制石墨烯层滑移提升少层石墨烯强度,强Si-C和B-C界面结合协同增强硼-硅-石墨烯块体材料。该材料弯曲强度最高达到561 MPa,压缩强度达到2.17 GPa,直径为700 nm微柱微观压缩强度高达到11.3 GPa。同时该材料兼具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磨损率最低为2×10-7 mm3·N-1·m-1和低热膨胀系数为2.8×10-6 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