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Müller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石墨烯量子点
分化
摘要: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对Müller细胞重编程的影响。方法取Müll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分化组、去分化+GQD组、及GQD组。去分化组和去分化+GQD组细胞由含DMEM/F12(1:1)、20μg·L^(-1)EGF、10μg·L^(-1)bFGF、2×B27和1×N2组成的无血清培养基去分化5 d;之后将去分化+GQD组及GQD组细胞采用50 mg·L^(-1)GQD处理72 h。对照组Müller细胞仅进行正常的细胞培养。免疫荧光染色鉴定Müller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蛋白(GLAS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表达。鬼笔环肽染色观察Müller细胞是否能够摄取GQD。CCK-8实验评估不同浓度GQD对Müller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GQD对正常和去分化的Müller细胞中神经祖/干细胞标志物SRY-Box转录因子2(SOX-2)和巢蛋白(Nestin)及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üller细胞中GFAP的荧光极弱,几乎不可见;GLAST和GS的荧光极强,并且主要出现在细胞质中。GQD处理24 h后,Müller细胞的胞浆中可见微量的GQD荧光。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Müller细胞的胞浆中GQD荧光数量逐渐增加。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GQD处理时间的延长以及浓度增大,Müller细胞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去分化组、去分化+GQD组和GQD组Müller细胞中GFAP、Nestin和SOX-2的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去分化+GQD组Müller细胞中GFAP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去分化组,且Nestin和SOX-2的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去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去分化组、去分化+GQD组和GQD组Müller细胞中GFAP、Nestin和SOX-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去分化组+GQD组Müller细胞中GFAP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去分化组,且Nestin和SOX-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去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GQD有利于去分化的Müller细胞重编程为星形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