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深共晶溶剂
石墨烯
剥离
润滑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摘要:
随着高端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工件的润滑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因为这些设备通常在多变的工况下长时间运行。而在现代润滑技术中,高性能润滑添加剂的作用不容小觑,尽管在润滑剂中的含量微量,但是这些添加剂却能弥补潜在的性能不足,显著提升润滑剂的整体性能。在众多添加剂中,石墨烯以其卓越的性能脱颖而出,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润滑系统的摩擦系数,还能通过形成一层保护膜来大幅增强材料的耐磨性,并减少摩擦表面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磨损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然而,石墨烯作为润滑添加剂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不少挑战。本文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如何改进制备条件,开发绿色、高效的石墨烯剥离工艺,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此外,研究还深入探究了深共晶溶剂与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潜力,以及在摩擦学性能方面的表现。这些研究对于推动石墨烯作为添加剂在高性能润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润滑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使用氯化胆碱与乙二醇为原料制备合成深共晶溶剂,并将其作为石墨烯制备的插层剂。通过添加不同浓度膨胀石墨,在相同条件下优化产率最佳的剥离浓度,最终成功制备出石墨烯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备石墨烯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其物相组成;扫描电镜观测表明石墨烯样品颗粒尺寸变小,堆叠现象减弱,团聚现象减小。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所制备石墨烯样品,可以确定其横向尺寸为274.4 nm,片层高度为1.714nm,石墨烯单层厚度为0.34nm,根据计算得出石墨烯约为4-5层。
(2)为了研究深共晶溶剂剥离石墨烯的机理,利用MS仿真软件,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选择石墨烯双层片层间距作为研究变量,探究深共晶溶剂剥离石墨烯的剥离机理。研究发现,在石墨片层间距较小时,深共晶溶剂会像“楔子”一样发挥作用,插入片层之间,减小其中的范德华力,进而实现石墨烯剥离的效果。同时,深共晶溶剂分子还会包裹在石墨烯片层周围,起到防止石墨烯团聚的作用,实现了有效的剥离效果。
(3)为了研究石墨烯样品与深共晶溶剂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将它们与基础油混合,研究了不同浓度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往复摩擦实验和磨痕表征分析,发现制备的复合润滑油在各个条件下都表现出优异的润滑性能。相比于单一的石墨烯或深共晶溶剂,复合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更加出色。当石墨烯添加浓度为0.05wt%和深共晶溶剂浓度为1.5wt%时,润滑效果最优。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溶剂粒子团聚,反而影响摩擦性能。化学元素分析表明,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减摩膜。其中深共晶溶剂在其中的化学成分为氧化铁、氧化亚铁、氯化铁等。深共晶溶剂与石墨烯形成类三明治结构,在摩擦过程中,深共晶溶剂形成化学减摩膜,石墨烯层状结构加强抗剪切强度,其协同作用为其在润滑油摩擦过程中减摩方面提供了巨大优势。
(4)使用分子动力学仿真计算,通过模拟计算从原子领域揭示深共晶溶剂/石墨烯润滑油的润滑机理。对添加不同添加剂的润滑油剪切模拟结果分析,发现深共晶溶剂/石墨烯同时添加时会获得更厚的类固膜、剪切强度降低最明显、吸附能增大。从而有效改善润滑减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