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石墨烯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润滑
减摩抗磨
润滑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
摩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热量的产生和消散会浪费大量的能量,同时摩擦引起的磨损也会导致机械部件表面损坏,降低机械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内,因为润滑不足造成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这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随着科技进步,润滑剂的需求量迅速增长,润滑油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经济。因此,研究出能够大批量生产的高性能润滑剂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然而,传统的油基润滑剂在实际应用中性能不佳,且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出具有高性能的绿色润滑剂。此外,由于摩擦过程涉及多尺度变化和多领域知识,其润滑机理研究仍是困难重重。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工作中进行了以下研究:
(1)首先采用经济高效的机械混合法将石墨烯与纳米颗粒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种新颖的具有独特“三明治”结构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钛(G@Ti O2)复合材料,并将其添加到植物基油中,制备了环保型纳米润滑剂。随后,对其润滑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该润滑剂在不额外使用分散剂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分散超过三个月。这为制备自分散润滑油添加剂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研究发现,添加G@Ti O2可显著提高蓖麻油的极压承载能力(150%)、减少摩擦(25.13%)并改善耐磨性(30.63%)。这表明该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结果还发现,单独使用三维多孔石墨烯或TiO2纳米粒子并不能显著改善上述性能,甚至会损害其性能。然而,G@Ti O2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可有效增强油膜强度,改善减摩和抗磨损性能。相较于前两者,减摩效果分别提高了30.47%和21.39%,抗磨性能分别提高了48.16%和42.46%。随后,研究通过试验验证、物理表征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相结合的多尺度分析方法,系统地阐明了各种协同增强机制。首次揭示了一种新的纳米材料与润滑剂间协同效应。石墨烯在接触表面的滑动和材料层内的滑动,防止了油膜受到过度剪切,增强了油膜强度。这使得基础油的润滑性能被显著提高。
(2)后续研究中,为进一步优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复合添加剂的分散性和拓宽应用领域,创新性地采用了聚羧酸减水剂对三维多孔石墨烯进行改性,实现了其在水中的有效分散。随后,将改性石墨烯与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成功制备了全新的聚羧酸减水剂官能化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和二氧化硅(PG/SiO2)纳米复合材料。随后,添加极低含量的PG/SiO2到水性基础润滑剂中,制备出了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水基润滑剂,并通过四球法测试了其摩擦学特性,以探究其应用的可能性。
结果发现,PG/SiO2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可有效改善极压性能(PB/PD),最大改善率分别为39.7%和86.3%。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基础油的减摩性能(35%)和抗磨损性能(72.2%)。此外,研究还通过物理表征方法,揭示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PG/SiO2复合材料产生了的“滚珠效应”和“吸附膜”等协同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基液的摩擦学特性。重要的是,还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均方根位移和相互作用能分析,系统地阐明了聚羧酸减水剂提供的长链对三维多孔石墨烯吸附能力的影响,从而揭示了这种被长链修饰的PG/SiO2对摩擦学特性的增强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