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合氧化锰
改性
分离膜
重金属去除
摘要:
近年来,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重金属离子污染逐年加剧,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膜分离法由于其高效、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在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因其具有二维纳米片结构、高比表面积、优异的耐酸碱性能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等特点,被作为优选的膜原料而被广泛探究。但目前氧化石墨烯膜还存在易溶胀、力学强度较差、稳定性较差和渗透通量偏低等关键问题,导致该膜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文首先采用干压法制备了氧化铝多孔载体,借助(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该载体进行表面改性,解决了氧化石墨烯膜与氧化铝载体的结合强度问题。另外,借助脒基硫脲(Amidinothiourea,AT),交联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制备了具有高稳定性和抗溶胀的AT交联GO膜(AT crosslinked GO membrane,AGM)。同时,通过优化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方法,提升了氧化石墨烯膜的水渗透通量。本文还通过氧化石墨烯合成废液,制备了纳米δ-MnO2型水合氧化锰(Hydrate manganese oxide,HMO),并采用其对氧化石墨烯膜改性,制备得到HMO 改性 GO 膜(HMO modified GO membrane,HMO-GOM),探究了 该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和抗污染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系统探究了 APTES的改性工艺。当APTES浓度为0.15 wt%,GO膜与氧化铝载体具有较高的结合稳定性,纯水通量达到了 29.70 L·m-2·h-1·bar-1。APTES的改性作用机理主要为,在改性过程中,APTES水解后与载体表面的羟基结合,经热处理后,脱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另一端的胺基也能与GO纳米片产生有效交联。
(2)探究了 AT的改性工艺,优化了膜的制备方法。AT分子上的双胺基能够与GO纳米片的羧基和环氧基产生稳定交联,从而保障了 AGM在水中浸泡稳定性。同时,AT改性也使得AGM的水接触角降低至44.50,有力提升了膜的亲水性,使用不同厚度的AGM探究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以Pb2+为例,膜层厚度为120nm时,去除率为27.10%,渗透通量为23.74L·m-2·h-1·bar-1;膜层厚度为200 nm时,去除率为61.87%,渗透通量为1.44 L·m-2·h-1·bar-1。
(3)使用改进Hummers法废液制备了 δ-MnO2型纳米HMO,探究了纳米HMO改性GO膜的工艺,制备得到HMO-GOM,经XPS和FTIR分析发现,HMO和GO通过形成Mn-O-C基团实现稳定交联。引入HMO后,膜的稳定性提升,对重金属离子能够实现高效去除。该膜对10 mg·L-1的Pb2+、Cd2+和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6.44%、85.02%和75.95%。当离子浓度为50 mg·L-1时,对Pb2+去除率为63.2%。HMO-GOM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规律为:RPb2+>RCd2+>RCu2+。同时,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污染实验表明,HMO-GOM有优异的抗污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