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子器件
石墨烯
非平衡格林函数
密度泛函理论
摘要:
随着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硅基半导体器件逐渐遇到了尺寸瓶颈和热效应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分子器件因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和功能多样性等优势,被视为传统硅基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替代者之一,在实验制备和理论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分子器件的设计需要导电能力良好的电极材料和功能多样化的有机小分子。其中,石墨烯和金属材料因具有几何结构稳定、导电性较好、高迁移率和可调性等优点,常被用作电极材料。而有机小分子的末端共轭基团、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分子共轭性、分子链的长度等对分子器件的整流性能和电子输运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分别利用硫醇类和氨基类分子设计了多种分子结二极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理论方法,探究了分子(非)对称性对分子结整流效果的影响,同时探究了不同电极材料对分子导电能力和整流效果的影响。
本论文内容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先简要介绍了传统电子器件面临的困难,以及分子电子学诞生的背景;其次,阐明了石墨烯作为电极和分子器件所具备的优势条件,以及石墨烯电子器件最新的研究进展;再次,简要介绍了分子二极管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分子整流效果的因素;最后,结合上述介绍和分析,概括本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第二章介绍了分子电子学的理论模拟方法。首先,简要阐述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多电子体系电子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包括Born-Oppenheimer绝热近似、Hohenberg-Kohn定理、Kohn-Sham方程;其次,阐述了用于计算电输运性质的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方法,以及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的自洽迭代过程。第三章介绍了以石墨烯作为电极,设计了多种硫醇类分子结二极管,并探究了(非)对称性对分子整流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理论方法,研究了硫醇分子结的整流性能,并比较了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结构对整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性硫醇分子结二极管具有更好的整流性能。第四章介绍了以石墨烯作为电极,利用氨基作为末端的分子,设计了具有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分子结二极管,并研究了结构对称性对氨基分子结二极管的整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非对称氨基分子结的整流性能优于对称性氨基分子结,进一步验证了之前研究硫醇分子结整流特性所得出的结论。然而,由于氮原子的电负性较硫原子较低,其吸电子能力较弱,电荷传输能力较差,电子透射的机会较少。同时,计算得到的I/V特性曲线结果显示,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流值的增加不稳定,相应的整流比也呈现起伏不定的现象。第五章介绍了利用不同的电极材料(金、银、铜),设计了多种硫醇类分子和氨基类分子分子器件,并探究了分子结电输运性能以及整流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银、铜作为电极的分子结电导能力较强。同时,不管是硫醇类分子,还是氨基类分子,对称性分子均无整流效果。尽管非对称性分子表现出一定的整流能力,但是整流比较小,且随着电压的增大,起伏不定。第六章系统的总结了本文的全部研究工作,并且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