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孟加拉国
气候变化
产量和种植面积
主要粮食作物
干旱
洪水
西北HBT
小农的粮食安全与适应性选择
摘要:
本研究通过调查气候变化对孟加拉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影响,分析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的小农食品安全与适应性选择和孟加拉国西北HBT的农民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决策。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才能显示出更好的性经济产出效益。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既有有益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基于此,本研究调查气候变化(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湿度和阳光)因素对于孟加拉国四类主要粮食作物(Aus水稻、Aman水稻、Boro水稻、小麦)的产量和种植面积产生的影响。用异方差自相关稳健的标准差(HAC)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两种方法来确定气候与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的数据来自1972-2010年的国家标准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气候变化变量对于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均有显著性影响。最高温度变量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性检验,对除了水稻以外其他粮食作物的产量均表现出一定影响作用,但其对于所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均没有明显影响。最低温度显著影响着Aman水稻但对其他三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降雨明显正向作用于水稻的产量和种植面积,且显著影响Aman水稻的产量和种植面积。湿度变量对Aman水稻的产量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负面影响着水稻的种植面积。阳光只对Boro水稻有着显著影响。总的来说,最高温度不利于粮食作物的产量和种植面积,而降雨严重影响Aman水稻的种植。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开发并扩展耐早型(所有主要粮食作物)和抗水性强(特别是Aman水稻)的优良品种。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调查小农户的粮食安全问题,干早的西北HBT地区被选为研究对象。这个地区的农民已经经历较高的温度冲击和较大的降雨量变化。有目的地选择了三大Upazilas地区(sub-districts,如Tanore、Nachole、Porsha)进行研究。数据是从2013年7月到2013年12月随机抽取的503个农户进行的面对面调查收集得到的。通过计算频率、比例、范围、均值、标准差、中数、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r)等分析手段,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温度随时间增加;与之相反,降雨一直在下降。这样的气候变化造成了孟加拉国西北HBT地区的严重干旱现象。然而,本农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的年收入、灌溉设施、净收入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观察到,在上述的情况下,小农户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r)表明:家庭的教育水平、年收入、农场规模用电、农场的净收入和灌溉覆盖率显著正向影响着粮食安全。结果进一步表明,随着上述因素的增加,家庭粮食安全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产量的下降负面影响着家庭粮食安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农民生产损失的增加,家庭粮食安全相应受损。最后,利用上述孟加拉国西北部HBT地区的农场水平数据检验了农民的适应性决策及其影响因素。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选择多项Log it回归方法以及描述性统计的方法。首先,通过随机选择503农户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对其所处区域内气候变化的认知。然后,对农民的关于气候变化认知和气象监测站数据进行比较。无论是微观层面的调查还是收集气象台的数据都显示,在西北的HBT地区,温度在不断提高,干旱程度在增加,而同时降雨却在减少。结果进一步表明,由于降水变化较大,在西北HBT地区30%的农民适应了在Aman水稻种植中节灌、22%的农民改变了种植时间,20%的农民培养不同的Aman水稻品种,14%的农民将他们的稻田转移到水果花园(尤其是芒果)进行农林复合经营实践,8%的农民适应了气候变化对作物多样化的不利影响。而在研究中,仅6%的农民没有进行任何适应策略调整。回归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适应性决策的因素中,家庭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农业经验,年收入和农场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总而言之,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已经受到温度增加和降雨量变化的严重影响,因此,政府应该做出更好的政策选择,宣传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品种。进一步,由于小农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农民应该有特定农业技术的介绍。此外,应努力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年收入、净收入和灌溉覆盖率,这些因素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对巩固家庭粮食安全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毫无疑问,在这些重要的影响因素中,教育(包括正式的和扩展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动机和实现更好的政策最终将帮助农民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