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衰弱综合征
慢性病共病
共病模式
老年人
摘要:
研究目的
1.调查陕西省老年人慢性病现况,分析老年人的共病模式特点,探讨特定共病模式与衰弱的相关性,并分析高衰弱风险模式的影响因素。
2.通过文献回顾系统性评价运动对中老年共病人群的健康干预效果。
研究方法
一、社区老人共病模式及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横断面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咸阳、延安及榆林4个地级市≥60岁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和功能评估。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建立的《老年健康综合评估与管理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管理。收集人群一般资料、慢性病和用药史并评估衰弱状态。通过SPSS 26.0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衰弱状态在不同人群特征中的差异。通过Mplus 8.3软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得出不同的共病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共病模式与衰弱的相关性,并探索高衰弱风险共病模式的影响因素。
二、运动对中老年共病人群健康的干预效果
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在万方、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进行检索(详细检索策略见附录)。通过事先制定好的文献纳排标准对所得的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最终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的数据,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进行统计分析,根据Chi2和I2判断异质性。
研究结果
一、社区老人共病模式及与衰弱的相关性分析
1.慢性病及共病现状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0.5%。排名前五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43.8%)、血脂异常(24.4%)、心脏病(19.3%)、糖尿病(18.9%)和脑卒中(13.1%)。
老年人共病患病率为43.6%。同时,调查人群只患2种疾病的有848例(848例/2052例,41.3%),同时患3种疾病的有598例(598例/2052例,29.1%),同时患4种疾病的有314例(314例/2052例,15.3%),同时患5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的有292例(292例/2052例,14.2%),患慢性病种类最多的达11种。
老年人患病数量与衰弱发生密切相关,当患有0种、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慢性病时,衰弱及衰弱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29.7%、37.5%、42.6%、43.8%、52.6%。
2.共病模式
根据潜在类别分析,最终选择将共病模式分为5类:C1:复杂共病组(2.6%,基本每个疾病患病率均高于另外4个类别);C2:脑卒中-呼吸疾病组(11.6%,脑卒中、呼吸疾病和帕金森病患病率较高);C3:睡眠障碍-骨关节疾病组(10.4%,睡眠障碍、骨关节疾病、内脏疾病、焦虑抑郁及恶性肿瘤患病率较高);C4:心血管代谢组(21.0%,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C5:相对健康组(54.4%,基本每个疾病患病率均低于另外4类别)。
在这5种共病模式中,C1及C2的高龄(23.6%,13.2%)、独居(22.8%,12.8%)、乡村(26.8%,38.8%)、低文化水平(52.0%、55.3%)、从不进行体育锻炼(36.6%,31.0%)及多重用药(40.7%,25.3%)老人占比较高;而C5中的低龄(55.7%)、非独居(93.1%)、城市(88.3%)、高文化水平(78.8%)及体育锻炼(76.2%)的老人占比较高。
3.共病模式与衰弱的相关性
调整了多个协变量之后,我们发现与相对健康组相比,复杂共病组(OR=2.317,95%CI:1.573~3.412)、脑卒中-呼吸疾病组(OR=2.279,95%CI:1.862~2.788)、睡眠障碍-骨关节疾病组(OR=1.370,95%CI:1.111~11.691)、心血管代谢组(OR=1.185,95%CI:1.003~1.400)均与衰弱呈显著相关。
4.高衰弱风险共病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尤其是≥80岁的高龄(OR=3.481,95%CI:1.832~6.613)、女性(OR=1.986,95%CI:1.103~3.576)及吸烟(OR=2.294,95%CI:1.188~4.432)是C1的危险因素,而睡眠时间充足(OR=0.293,95%CI:0.117~0.730)及体育锻炼(OR=0.575,95%CI:0.335~0.987)是此共病模式的保护因素;年龄(OR=1.732,95%CI:1.200~2.499)、女性(OR=1.555,95%CI:1.162~2.081)、乡村居住(OR=3.549,95%CI:2.666~4.723)、非在婚(OR=2.116,95%CI:1.479~3.026)、吸烟(OR=3.002,95%CI:2.0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