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熵合金
相变
提纯机制
氧化物弥散强化
力学性能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材料性能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基于一种或两种元素来作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少量其他微量元素来増强性能的传统合金设计思路已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应用的新需求。通过改变合金主元数目来突破这种传统合金设计理念,制备得到新型合金,获得高性能合金材料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高熵合金(High entropy alloys,HEAs)是由多种基本元素以等原子或近等原子形式组成的多组分合金,由于其具有高的构型熵,低的混合焓,往往倾向于形成具有简单的FCC、BCC或者HCP单相固溶体结构,而不是金属间化合物,同时伴随着结构上的晶格畸变效应,性能上的鸡尾酒效应,动力学上的迟滞扩散效应及热力学上的高熵效应等四大效应。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多种主元的协同作用使其表现出良好的高温强度、良好的耐磨性、高加工硬化、耐高温氧化、耐腐蚀等多种优良性能而备受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CrMnFeCoNi合金作为典型FCC结构的高熵合金,因其表现出良好的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常温下优异的断裂韧性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极端温度环境条件下,CrMnFeCoNi高熵合金由于大量纳米孪晶的出现表现出强度和塑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同时提高。此外,CrMnFeCoNi高熵合金展现出比传统晶体材料更为优异的抗辐照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核聚变堆、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结构材料。然而,常温和高温下的低强度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和技术发展。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设计策略,并对其强韧化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采用参数计算法对往CrMnFeCoNi高熵合金基体中分别添加Cr,Mn,Fe,Co和Ni各元素后的合金体系的价电子浓度(Valence Electron Concentration,VEC)和混合焓(Mixing Enthalpy,ΔHmix)进行计算,通过VEC和ΔHmix的计算结果对(CrMnFeCoNi)100-xMx(M=Cr,Mn,Fe,Co和Ni)系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和固溶体形成情况进行初步预测,选择合适的参数配比并设计合金成分。与其它成分相比,(CrMnFeCoNi)100-xFex(x=10at.%,20at.%,30at.%,40at.%,50at.%和60at.%)高熵合金具有稳定的VEC和最低的ΔHmix。然后运用激光熔化沉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技术制备了(CrMnFeCoNi)100-xFex(x=10at.%,20at.%,30at.%,40at.%,50at.%和60at.%)高熵合金,研究了Fe元素的添加对合金相转变,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元素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基体中相的稳定性,使合金基体中的相逐渐从面心立方(Face centered cubic,FCC)向体心立方(Body centered cubic,BCC)发生相转变;与此同时,(CrMnFeCoNi)100-xFex(x=50at.%,55at.%和60at.%)的熔化温度也随着Fe元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1500K温度环境下的DSC测试中,与CrMnFeCoNi,(CrMnFeCoNi)50Fe50和(CrMnFeCoNi)40Fe60这三种高熵合金相比,(CrMnFeCoNi)45Fe55在860K附近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相变峰,说明在1500K温度环境下此种类型合金的热稳定性较差。常温下,(CrMnFeCoNi)45Fe55和(CrMnFeCoNi)40Fe60的拉伸曲线都出现了双屈服现象,此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发生变形诱导相转变促使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二次屈服所引起的。(CrMnFeCoNi)100-xFex(x=50 at.%,55 at.%和60 at.%)系高熵合金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都获得同时的提高,主要归因于Fe元素的添加降低了基体中FCC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亚稳相,促进了FCC相向BCC相的转变和TRIP效应的出现。有趣的是,(CrMnFeCoNi)45Fe55在液氮下浸泡0.5h和1h的样品,发生了温度诱导基体FCC相向BCC相发生转变,低温诱导相转变的发生使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获得显著的提高。
2.基于前面添加Fe元素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先采用参数计算法对往CrMnFeCoNi高熵合金基体中分别添加Fe Cr,Fe Mn,Fe Co和Fe Ni各元素后的合金体系的价电子浓度(Valence Electron Concentration,VEC)和混合焓(Mixing Enthalpy,ΔHmix)进行计算,通过VEC和ΔHmix的计算结果对(CrMnFeCoNi)50Fe50-xMx(M=Cr,Mn,Co和Ni)系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和固溶体形成情况进行初步预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