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饲料粮替代
畜产品进口多元化
粮食安全
贸易潜力
摘要: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根基。目前我国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而饲料粮作为生产肉蛋奶的重要养殖原料,已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消费来源。饲料粮作为我国粮食的主要消费来源进口大幅增加,当前,饲料粮进口面临诸多风险,饲料粮安全问题成为粮食安全问题中亟须解决的问题。饲料粮进口主要用以满足国内畜牧产业发展的饲料粮需求,补给肉、蛋、奶等畜产品的供给。换言之,进口饲料粮最终转化为畜产品,畜产品进口与饲料粮进口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那么,进口畜产品相当于替代饲料粮进口,畜产品进口的增加不仅有效弥补国内畜产品供需缺口,实际上还缓解国内饲料粮供给短缺问题,有利于缓解饲料粮进口的诸多风险。因此,畜产品进口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畜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进口市场布局尚待优化。因此,基于饲料粮替代视角分析我国畜产品进口多元化布局,提出合理的进口布局优化方案,对于提升我国畜产品国际市场地位、掌握国际贸易主动权、更好地满足国内畜产品多元化消费需求、最大限度降低进口来源渠道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饲料粮替代视角探讨我国畜产品进口多元化布局方案以保障粮食安全。
首先基于2001—2022年我国畜产品进口与饲料粮进口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一特征事实,采用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畜产品进口对于粮食安全的影响,探讨畜产品进口对缓解饲料粮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比较分析粮食和畜产品中主要肉类品种进口的风险水平、进口渠道的稳定性、进口价差驱动力、贸易管控政策的调整空间突显畜产品进口替代饲料粮进口以缓解饲料粮安全问题的可行性。然后,采用贸易网络分析方法中的相对入度中心度和入强度指标衡量我国畜产品贸易网络地位,结合进口市场集中度指标,评估我国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现状。最后,采用出口产出弹性指标测算各畜产品进口来源国的出口潜力,同时,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各畜产品进口来源国的贸易潜力,立足粮食安全目标,提出我国畜产品进口多元化布局方案。
基于对上述内容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畜产品进口贸易额对粮食安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猪肉和牛肉的进口市场集中度指数均对粮食安全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羊肉进口集中度指数对于粮食安全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畜产品进口缓解饲料粮安全的必要性。二是相较于饲料粮进口而言,畜产品中主要肉类品种进口风险更低、进口渠道更加稳定、进口的价差驱动力更高、进口管控政策的可调整空间更大,表明通过畜产品进口替代饲料粮进口以保障粮食安全的可行性。三是我国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呈现进口集中度偏高、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的特征,我国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尚待优化。四是畜产品进口多元化布局结果显示,可将阿根廷纳入猪肉进口拓展来源国的考量中;可继续加深与巴西牛肉进口的贸易合作,将加拿大作为牛肉进口的拓展来源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仍是我国羊肉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可增加对乌拉圭的羊肉进口,同时考虑巴西、丹麦、波兰等国家作为其进口拓展来源国;可将波兰作为我国禽肉的进口拓展来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