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储备
地方粮食储备管理
巴彦淖尔市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地方粮食储备作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和地方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定盘星”。因此,做好全国各地地方粮食储备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巴彦淖尔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之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粮食生产的重要角色,尽管巴彦淖尔市已经建立了粮食储备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当地粮食储备管理水平亟需提高。
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体系优化、主体关系和规模布局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利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遵循“现状-问题-原因-结论”的研究思路,仔细分析巴彦淖尔市当地粮食储备管理的现状,发现了巴彦淖尔市粮食储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背后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建议,希望为提高巴彦淖尔市粮食储备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使巴彦淖尔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能够更好地承担相应职能,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和地方粮食安全。
研究得出,在巴彦淖尔市地方粮食储备管理工作中,管理主体配合有序,储备制度建设规范,储备设施持续完备,轮换机制逐步完善,监督管理联动开展。粮食储备管理工作中存在储备管理主体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亟待更新补充,承储设施硬件和信息化水平较低,储备粮食轮换机制存在部分短板,承储企业储备工作规范程度不高的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保障粮食安全重视欠缺,管理主体对制度研究粗糙,储备管理的发展方向模糊,政府与承储企业定位误差,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薄弱。提出提高管理主体对粮食安全认知程度,因地制宜构建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着力提高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完善对承储企业监管考核奖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粮食储备管理新格局的合理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