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食物消费升级
粮食自给率
粮食安全
摘要: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产业经历了从萧条到繁荣的发展阶段,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具有坚强的后备保障。然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食物消费升级转型,对粮食及其他食物的整体需求快速增加,导致粮食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国内自给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国内自然资源的开发趋近峰值,水土资源污染破坏严重,粮食种植的生态条件受损,粮食供应压力增大。因此,研究食物消费升级下的粮食自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1991-2021年的统计数据探究我国食物消费升级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变化,据此提出优化路径。首先,研究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变化表明,食物消费数量总体在快速增加,粮食和动物性食物消费需求旺盛,以玉米和大豆为主的饲料粮供给缺口持续增大;食物消费特征表现为注重营养平衡和能量控制,追求多元化、健康化的科学饮食;食物消费结构正在向以肉禽奶蛋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和粮食、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并重的模式转变。其次,本文在食物消费升级的基础上测算了粮食类食物自给率和其他食物自给率的变化,发现国内粮食自给率整体呈负增长趋势,粮食自给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居民食物消费升级会间接促使饲料粮需求上涨,总进口量增加,导致饲料粮自给率下降,从而影响粮食自给率的变化。未来动物性食物消费需求仍会持续刺激饲料粮自给率变化,粮食自给率将持续降低。最后,分析了粮食自给率变化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发现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与粮食总产量、总进口量存在极强的正相关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粮食总出口量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说明食物消费升级能够间接作用于这些因素,影响粮食产量、进出口量的变化,进而促使粮食自给率发生变化。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食物消费升级下提高国家粮食安全自给率的战略优化路径。在生产方面,要立足国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充分保障粮食生产,保证口粮绝对安全;加强科技创新,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在进出口方面,要适度进口,构建多元化粮食供给体系,优化粮食进口结构,审慎放开饲料粮进口;统筹利用国内外粮食市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粮食供给资源。在消费方面,要倡导营养健康的食物结构,注重食物营养和能量的摄入平衡,增加对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的消费量,适当减少动物性产品食用量,引导形成多元化、营养化、科学化的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