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
健康中国
耕地阈值
人均粮食需求量
摘要:
【目的】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在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明显变化、人口数量减少、资源环境硬约束没有改变的背景下,开展以满足中国居民多样化食物需求和营养健康为目标的新时代中国耕地保护阈值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意义重大。【方法】结合膳食平衡法测算的年人均粮食需求量,构建兼顾人口、人均粮食需求、粮食自给率、粮食单产的耕地保护阈值测度模型,分析2021年全国及各农业生态区耕地最低需求量和耕地赤字盈余状况,并基于当前粮食单产水平和未来人口变化预测分析2035年、2050年中国耕地最低需求量。【结果】①2021年中国人均粮食需求量范围约为420.0~497.1 kg。②运用耕地保护阈值测度模型得出,2021年中国人均耕地阈值约为0.07~0.09 hm^(2),2021年中国耕地最低需求量约为10525.34万~12530.17万hm^(2);在不同年人均粮食需求量下,耕地赤字盈余整体表现为随人均粮食需求量的增加,耕地盈余减少、赤字上升,各农业生态区耕地赤字盈余呈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中东北区耕地盈余最高,江南区和华南区耕地赤字最高。③按照当前粮食单产水平,预计2035年中国耕地最低需求量约为10141.68万~12073.42万hm^(2),2050年约为9533.61万~11349.53万hm^(2)。【结论】依照目前耕地减少速率,预计到2035年中国耕地总量可能突破耕地最低需求量高值,2050年仅能达到年人均粮食需求量中等水平下的耕地最低需求量,中国未来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建议进一步改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以农业生态区为基础,科学设定耕地保护政策单元,立足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同时,结合主体功能区划构建跨区域、多层次一体化的耕地横向协同保护体系,以高水平保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端牢中国饭碗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