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制造业和服务业
行业间资源错配
国际贸易
摘要: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流动息息相关,资源错配是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经济面临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顺应产业结构演进的发展规律,亟须实行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的政策。产业结构的调整伴随着资源重新配置,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中国须更加重视培育完整内外需求结合,有效发挥市场中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打破要素流动的机制性障碍,降低商品、服务等跨国际流动的壁垒。贸易便利化降低了商品和要素流通过程中的程序性障碍,降低要素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转移壁垒,改善制造业和服务业间资源错配程度,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加速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因此,研究贸易便利化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间资源流动的影响,为解决资源错配导致的产能过剩提供新思路,为实现我国资源有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对贸易便利化、资源错配的基本定义,对贸易便利化影响行业间资源错配的理论原理和影响机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实证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基于HK模型,运用中国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贸易便利化指标和制造业和服务业间资源错配指标。结合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间资源错配的影响,以及贸易便利化的提高如何推动贸易交易成本下降、要素流动加快、技术外溢效应明显以及贸易规模扩大,进而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间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提升。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间资源配置效率。(2)分地区来看,贸易便利化的提升,有助于东部、西部和中部制造业和服务业间资源错配的改善。(3)贸易便利化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间资本错配程度的改善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等具体机制,抑制行业间资本错配效应主要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要素流动效应;贸易便利化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间劳动力配置效率优化的促进效应主要通过市场价格效应、要素流动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基于关键指标重新测度、剔除直辖区数据后依然稳健。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提高贸易便利化,优化贸易发展质量,加强承接产业和资源转移能力,更有效地融入国内外价值链中,与此同时统筹东西协调发展,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具体可采取的政策有:(1)推动中国各省贸易便利化进程,加快同国际海关紧密合作,有效推动贸易便利化谈判,提高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2)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因地制宜推行贸易便利化政策。(3)优化经贸环境,推进法治建设。加强贸易领域规则对接,推动一体化建设;(4)积极完善要素市场制度,促进国际海关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谈判。(5)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趋同演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迈向高端化。(6)着重研究贸易便利化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行业间资源错配的影响,努力推动产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