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云南
土司书写
摘要: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统治制度,由中央任命当地少数民族为首领,管理自己辖区的事务,即“以土官治土官”。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土司一直残留至民国,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独特的文学素材。在现当代文学中,作家们以自己的经历、考察、文学想象创作出了关于土司制度的诸多作品,描绘出文学世界下的土司社会万象。本文所探寻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云南土司书写,从小说作者和小说文本出发,联系真实的土司历史,分析云南的土司形象及写作缘起等。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关于云南土司书写的文学作品,对比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的差异。第二章则是分析了云南土司的多种形象,既有守旧型土司、也有开明型土司,也不乏对维护边疆民族稳定统一的土司;分析了土司制度之下农民、知识分子、女性三种不同社会角色的命运走向。最后,云南土司书写还具有特殊的文化意象,其一是“雪山”的意象,其二是“神树”的意象。这两种意象都与云南的土司制度、少数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第三章则是分析云南土司书写的特点:其一是现代的土司书写没有具体交代土司的结局,而是通过文学手法来模糊土司结局或者避而不谈,而当代的土司书写对于土司的结局交代是比较明确的,总体上的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二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云南土司书写中,穿插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第四章分析了作家们描写土司的意图。作家对于土司制度书写的初衷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揭示与反叛,记录和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有的是为了唤醒土司制度下人民蒙昧的意识;有的是为了打破人们对边地的固有印象,拉近边地与内陆的距离,消除文化的隔阂,加强文化的认同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一致对外;有的是为了传达民族团结共同进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云南的土司形象的梳理和分析,激发研究者的主体性,触摸那一段特殊的社会画卷,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丰富现代文学的历史细节,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