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译丛》杂志
现当代文学英译
深度翻译
摘要:
香港《译丛》杂志创办于1973年,是一本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中国文学英译期刊。杂志取材涵盖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学作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散文、评论等多种体裁,其中现当代文学作品占多数。《译丛》杂志以高质量翻译取得了国内外学者及普通读者的认可,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国内已有学者通过回顾《译丛》的创办历史,并与同类型中文英译期刊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译丛》的译介模式、译者群体、翻译策略,肯定了《译丛》的译介效果。有研究指出,《译丛》刊登的翻译作品普遍附有译者添加的脚注、前言等副文本元素,存在明显的“深度翻译”现象。但目前为止,还未有研究通过分析具体文本,对《译丛》现当代文学翻译作品中的“深度翻译”现象进行专门研究。因此,本文以“深度翻译”为视角,选取15期集中刊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丛》杂志为语料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以下问题:《译丛》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作品的“深度翻译”现象有哪些表现形式?哪些因素促成了《译丛》的“深度翻译”现象?本研究采用副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梳理、归纳《译丛》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作品中“深度翻译”的表现形式,即译者添加的副文本类型,并对各类副文本的内容和功能进行分析;其次,本文通过考察《译丛》的创办历史、译介模式,分析其“深度翻译”现象的促成因素。本文发现,《译丛》杂志通过添加脚注、插图与导读(Translator's Introduction)实现深度翻译。《译丛》杂志中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之所以存在“深度翻译”现象,源于杂志的创办背景,植根于以翻译研究中心为主导的运作模式,决定性因素是译者团队的学术身份。本研究有利于丰富《译丛》相关研究,并可为同类型中国文学英译期刊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