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现当代文学
本土化实践
摘要:
女性主义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经典叙事学理论密不可分,一方面它克服了经典叙事学在对叙事作品进行意义阐释时只关注叙事技巧本身的文本意义而将作品与包括性别、种族、阶级等因素在内的社会历史语境隔离开来的弊端;另一方面它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过分强调政治化、流于印象化的评论方式;同时它吸取经典叙事学科学严谨的对文本叙事结构进行研究的方式,借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文本中隐含的性别政治的批评立场。本世纪初期,中国学者开始译介传播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在被应用于文本分析、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中国的特性。然而,综观国内学术界关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的是文本分析而少理论分析,关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本土化建构过程的研究寥寥无几。鉴于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对前人关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借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进行实践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女性主义叙事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应用与创新、问题与展望。本文试图将女性主义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及应用进行探讨,形成属于现阶段的中国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特征,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生成女性主义叙事学在中国化研究过程中的发展特征,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修正,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兴起与特色。这一章主要是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兴起与主流研究方式、主要特征进行阐释。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叙述声音”理论与“叙事干预”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研究方式,也是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方式。女性主义叙事学呈现出与女性主义批评、经典叙事学明显的不同,具有独特的研究方式,对此的理解应是研究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出发点。第二章,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中国化研究实践。这一章主要是中国学者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中国化解读以及在利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小说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和中国本土研究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的补充。主要是分析依据兰瑟、沃霍尔重要研究方式进行的研究成果,对现当代文学中重要的女性作家作品、女性写作现象以及叙事策略进行阐释,分析其中国特征。第三章,女性主义叙事学实践的反思与展望。第一节是分析女性主义叙事学在中国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第二节主要是分析兰瑟的“交叉路口性”理论以及中国语境下如何突破现阶段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研究中出现的困境,与中国社会传统的文化结合形成新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