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意大利
翻译
传播
接受
摘要:
中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而他们的文化交集也开始于很早以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和罗马帝国之间的往来。但是直到16世纪末,在意大利和欧洲才首次出现了中文作品的翻译。从意大利耶稣会士早期的努力,一直到20世纪中叶新成立的意大利汉学新派,这段意大利翻译中国文学的历史,作为本论文展开的出发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三十年里,意大利汉学界对中国文学在意大利的翻译和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意大利左翼知识分子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注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导致了精彩纷呈的翻译活动。同时强调汉学家和左翼知识分子的兴趣、动机以及成就的重要性,为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即近四十年中国文学在意大利的翻译、传播和接受,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国文学在意大利的译介与传播研究,近四十年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由于没有完整的中国当代文学意大利译本清单,因此笔者在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以及其他许多所意大利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里进行了大量必要的咨询、查证和资料收集工作,以便于编辑一部全面的包括中国近四十年文学作品意译书目。该书目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华人作家的小说、诗歌和戏剧作品在图书里和期刊上发表的意语译本。除了作品翻译文本外,所考察的材料还包括译文的副文本、介绍或研究的文章和论文以及大学教材。本研究进行的分析一方面基于这些为数众多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了目标文化的背景。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中国的地位日益显著。因此本研究更侧重于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例如汉学的进一步发展、大学里的中国语言和文化教育、出版界的剧变以及中意之间日益增多的交流。通过这些分析,本研究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翻译、传播和接受提供了详尽而全面的概述,并力图揭示翻译、介绍、研究了哪些作者及其作品和体裁,何时何地写作和出版,涉及的主体,影响这些选择的因素,等等。进而阐述为什么某些特定作家、作品和体裁在某些时候以某种方式被翻译和接受的原因,以及作品的翻译和出版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的理解,并塑造了它们在意大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