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当代文学
余华
先锋小说
文体流变
摘要:
我国的先锋文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余华是先锋小说崛起时期的领衔作家之一,已发表过31篇短篇小说,12篇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作品深受读者和评论界青睐,在当代作家中他还是获得外国文学奖较多的作家。由短篇转而创作长篇,余华创作手法多元化,内涵丰富,语言十分平实,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作品多是描写小人物生活,容易引起大众读者的共鸣。在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转型后,余华小说题材由血腥冷酷转而悲悯感人,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展现了他对于笔下人物悲剧人生的怜悯和同情,使得大众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文体”这个概念相当复杂,中国古代文体学与西方文体学有很大差异。而研究现当代小说的文体与上述两种文体学又存在很大不同。本研究认为中国现当代小说文体的构成是具有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规定性双重因素作用的。所以它既有语言和结构方面的特质,同时也应该具有内容方面的元素。余华一直在追求小说文体的创新,寻找他对文体实验的感悟与探索。文体学是一门研究小说的语言描述形态、写作表现手法、小说的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类型、作家的艺术风格以及作家自身的独特个性化表达形式等的学科。在文体学观照下本研究纵览余华的小说,探究简洁平实的语言是如何利用并置、重复、错位、颠倒的表现形式,而打破了作家们传统的语言习惯。这种带有现代主义技巧、色彩的语言形式,正是对变化了的现实世界的适应。首先,本研究从历时的角度将余华的小说创作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分别从这三个阶段分析余华小说文体流变的阶段特征,它们是:先锋时期的“新文体”,回归传统时期的文体建构,21世纪的文体探索。根据这三阶段又进一步分析余华小说文体流变的原因。余华的现实情怀发生了哪些变化?他的小说观念是怎么发生转变的?时代变迁中他又做了怎样的文体调整?其次,本研究介绍余华的小说文体观念的理论渊源。从解释余华文体观念的三个关键词的入手,介绍了影响余华文体观念的理论渊源的三位作家及他们文体理念。再次,分析余华小说文体流变的学术史评价。小说文体流变的学术史价值,在比较视域下分析余华小说文体的独特性。还介绍余华小说文体探索的空间。对他一些文体形成的原因予以分析。最后,分析余华小说创作的文体流变对我国当下文学创作有哪些启示。本研究从余华创作历程进行阶段性梳理,运用文献研究、研读文本、对比分析、整理归纳等方法,将小说文本进行内在和外在的有机结合,将作者的生活经历、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作品的话语世界之间所产生的复杂关系进行深度的融合,从他小说创作的体裁变化和叙事风格、精神思想,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对余华小说创作的文体流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