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颜色词
“红”色系
发展演变
当代文学作品
摘要:
颜色词作为表达色彩概念的语言成分,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类,其特殊性在于它具有不同于其他词汇子系统的个性化特征。这些个性化特征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并且使颜色词成为学者们研究其价值的重要窗口。我国以往颜色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语音、语法、文化、与外语对比等方面,而颜色词词汇本体探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依托文学作品对汉语颜色词形成系统的共时与历时的全面描述方面,以及语义的发展变化、词汇演变的成因和规律等探索都较为薄弱。因此,本文使用Cite Space软件、Ant Conc软件和肖航分词软件来研究由学习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八家出版机构联合推出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中文学作品的“红”色系颜色词。然后以所梳理出的18787个“红”色系颜色词为研究对象,基于词汇学理论、语言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统计法、共时和历时分析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其研究。
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概述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并对语料加以相关说明。
第二部分对70年70部文学作品中“红”色系颜色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计量统计,结合文学作品史中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期和叶军的《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中对色彩研究的分期,笔者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中的作品分为五个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以来。
因此,笔者将从论文的第三部分到第六部分分别探究这五个时期中文学作品中的“红”色系颜色词的使用情况。主要从音节、结构、词性与词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分析各个时期“红”色系颜色词使用情况。
第七部分则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红”色系颜色词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以及影响其发展演变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人类的认知心理、社会环境、民族文化、文学语体四个方面。
第八部分在“红”色系颜色词的发展演变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颜色词对词汇系统的影响,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阐述论文的结论与价值,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