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医学
易学
援易入医
中医文献
明清时期
摘要:
中国医药学和易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华夏先民以独特视角和整体思维模式观察自身和自然后在同一时期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为了梳理明清时期易学哲理与思维给予中医学的启示和指导,探究诸医家在该时期对医易关系的深刻阐释及见解,总结这一时期“援易入医”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医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当今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方法,在系统搜集和整理历代“援易入医”相关古籍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文献为抓手,以学术思想分析为着力点,采取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研究思路,主要对他们的医易思想认识、中医理论发挥及临床应用指导等方面进行分析,勾勒出了医易关系的基本面貌,系统梳理了“援易入医”的发展脉络,系统搜集整理了“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系统整理分析了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主要医家的临床实践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达到高潮之际,诸医家在医易方面继承前贤,开创新知,将《周易》的易理卦象、象思维、易思维等理论运用到中医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之中,对中医的天人相应、阴阳、气化、脏象、命门等学说阐发,医学流派发展及中医思维创新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学的发展。本研究课题也进一步证明,“援易入医”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易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医理论的建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援易入医”的医易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在学习研究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笔者认为,当今要想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回溯源头,审视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概念元素,以促进中医哲学、思辨模式的丰富与发展,以期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找到有益的启示,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