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湿疹
湿热蕴肤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审证求机
中医学
摘要:
目的总结导师刘爱民教授辨证论治湿疹的学术经验,形成“理-法-方-药”完整的刘爱民湿疹辨证论治体系,便于学术交流和经验的传承。方法1.基于文献的学习,通过对导师有关湿疹的医案、课件、著作、论文等资料的整理学习,运用传统中医临床研究方法—领悟式分析法,对刘爱民教授辨治湿疹的学术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典型医案理解。2.借助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刘爱民教授门诊治愈的130份(包含方剂298首)湿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从用药规律中提炼和佐证其学术经验,传统和现代研究有机结合,便于准确形成刘爱民湿疹辨证论治体系。结果1.刘爱民教授认为湿疹核心病机为湿热蕴肤,湿热的来源途径主要有外湿、内湿、不内外湿和内外合邪四个方面,以季节、脏腑、经络、部位四位一体的辨证模式探究病机来源。2.刘爱民教授基于审湿求机的湿疹辨证论治方案:(1)病因病机属风寒束表,湿热蕴肤,治法以宣肺散寒,除湿清热,方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2)病因病机属阳虚外寒,治法以温阳宣肺化湿,方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3)病因病机属湿热蕴肤,治法以除湿清热,方药用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加减;(4)病因病机属脾虚湿蕴,治法以健脾除湿或除湿健脾,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或除湿胃苓汤加减;(5)病因病机属风热夹湿,侵犯肌肤,治法以祛风清热,凉血除湿,方药用消风散加减;(6)病因病机属湿瘀阻滞,肌肤失养,治法以益气通阳,除湿活血,方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3.刘爱民教授治疗湿疹的几点思路:(1)湿疹丘疱疹为主者,用辛通散法;(2)冬季湿疹注重温法应用;(3)手足部的湿疹,注重健脾除湿,不忘通阳;(4)湿疹皮损干燥,用辛润法润泽肌肤。4.跟师学习心得体会:(1)导师临证坚持运用中医临床思维;(2)善于运用“审证求机”的辨证模式;(3)善于运用《内经》的理论;(4)准确获取四诊信息是审湿求机的关键;(5)重视医案的记录和管理。5.经过数据挖掘分析,刘爱民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1)药物以温性和寒性为主,二者频数比为1.28:1;(2)药物以苦、辛、甘味药为主,占比达98.6%,且三种药味之比接近1:1:1;(3)药物归经以肺、脾、胃和膀胱经为主;(4)处方药味数多为12味左右,药方精炼。6.使用频次为90以上的药物有:黄柏、白鲜皮、防风、苍术、薏苡仁、陈皮、柴胡、甘草、麻黄、黄芪、茯苓、赤小豆、桂枝等。常用药物组合:(1)黄柏、白鲜皮;(2)黄柏、薏苡仁;(3)黄柏、苍术;(4)白鲜皮、苍术;(5)黄柏、防风等。常用药对:茯苓—当归,厚朴—干姜,茯苓—白扁豆,炒白术—麻黄,苍术—甘草等。核心药物组合有:牡蛎—柴胡—黄芪,黄芩—川牛膝—蜈蚣,炙甘草—甘草—薏苡仁,荆芥—茯苓—防风,白芍—黄柏—生姜等。新处方有:(1)牡蛎,柴胡,黄芪,砂仁,白扁豆;(2)黄芩,川牛膝,蜈蚣,山药,鸡内金;(3)炙甘草,薏苡仁,黄柏,大枣;(4)荆芥,茯苓,防风,制附子,麻黄;(5)白芍,黄柏,生姜,炙甘草,大枣等。结论刘爱民教授基于“天人合一”、“治病求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中医临床思维,以湿热蕴肤为核心病机,以季节、脏腑、经络、部位四位一体辨证思路探究湿热来源,即审湿求机,针对病因病机遣方组药,形成“理-法-方-药”完整的刘爱民湿疹辨证论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