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弹性成像技术
受控衰减参数
诊断
证候
中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FibroScan检测肝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及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64例NAFLD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BMI)、FibroScan CAP值、肝胆脾胰超声检查结果以及肝功能、血脂指标,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脾虚证组、湿浊内停证组、湿热蕴结证组、痰瘀互结证组和脾肾两虚证组,分析CAP值、彩超、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BMI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及进一步两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及进一步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AP值与超声分级的相关性。结果364例NAFLD患者中,肝郁脾虚证169例,湿浊内停证71例,湿热蕴结证60例,痰瘀互结证41例,脾肾两虚证23例。不同证型之间C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39,P<0.001),脾肾两虚证、痰瘀互结证与肝郁脾虚证、湿浊内停证、湿热蕴结证相比CAP值升高更明显(P值均<0.05);不同证型超声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47,P<0.001),其中肝郁脾虚证以轻度为主(40.2%),湿浊内停证和湿热蕴结证以中度为主(53.5%、53.3%),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以重度为主(68.3%、43.5%);CAP值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31,P<0.001);脾肾两虚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ALT、AST、GGT和BMI水平与其他3个证型患者相比升高更明显(P值均<0.001)。结论CAP与NAFLD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关联性,痰瘀互结证与脾肾两虚证NAFLD患者CAP值相较于其他证型更高。CAP与彩超相比诊断NAFLD的效能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