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家
内圣修持
中医学
整体观
内证体察
意识
摘要: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儒学都是从自身修养修持做起,以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为主旨,强调实证实修证悟心体,从而内圣外王实现人生价值。儒家在内圣修持的过程中对人体生命有着深刻的体悟和认识,这对中医学的理论构建及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梳理儒家内圣修持的过程中对人体生命的认识,探讨其对中医学理论构建和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揭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内在关系,多层面地认识中华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重大影响。研究方法及内容: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解析儒家内圣修持的内容、本质及内圣修持的主要方式,说明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内圣”是修养自己的道德品格,完善自身;“外王”是经用致世,服务于社会。儒家内圣修持主要有礼事、道德和心体修持三大方式。文章对儒家三个主要修持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们的修持内容、本质及对人体生命的探索。礼事修持主张从礼义上修持入手,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改变心性,积善成圣,从而引起人体气机的变化,并以此影响人体生命。道德修持主张存“仁礼”之心,扩充“四端”,涵养浩然正气,最后达到道德完善。道德是人类意识活动的内容,影响人体生命。心体修持通过体察“中和”参悟本体和静坐澄心识得心体直指根本。其过程是人和自然天人合一,心体修持可引致心体生机勃发从而优化生命。本文通过对儒学内圣修持的系统研究,探析了其对生命的体悟和研究,也从中发现儒家内圣修持与中医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儒学内圣修持体悟气的整体状态实证了中医学生命整体观的客观实在性。整体观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内容,是中医学构建的基础理论之一。儒家内圣修持体悟到人与自然相关联的整体状态,从而证实了人天整体观的真实性,为中医学的生命整体观提供了实证的依据。第二,儒家内圣修持用特殊的内求法为探究中医学提供了内证体察学的方法论。儒家内圣修持通过特殊的认知方式——内求法来认识宇宙自然规律。这是一种主动运用意识返回自身,从而认识自身本体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认识生命活动规律,为中医学研究生命提供内证体察学的方法论。第三,儒家内圣修持对心之体用的证悟为中医学探索“神意”(意识)的本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心被称作“神”。儒家心体修持通过对心的本体的证悟,证实了心神(意识)是“精爽之气”。中医学中神意(意识)和气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内圣修持的方法,从气学的角度来探索意识本质问题,从而揭示意识体本质是和气这种特殊物质相关的,进而探析作为自然界产物的意识体可以客观反映自然界,并且还可以发挥主动性,自主自觉地去调控和改造自然。结论:儒家内圣修持通过对气的修炼体悟,对人体生命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和探索,从而为中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构建和形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