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不X也X
框式结构
句法
语义
语用
生成机制
摘要: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特点较为鲜明的框式结构“不X也X”,如“不走也走”“不喜欢也喜欢”“不好也好”,该结构是由不变成分“不”“也”和可变成分“X”构成的,具有极强的生成性。从表面上来看,此结构的前半部分否定了“X”,而后半部分却又肯定了“X”,貌似是自相矛盾的,实际上则是表达了一种隐含的让步关系,体现了框式结构在意义上的整体性特点。我们通过对语料的整理和归纳,对含有“不X也X”结构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和对比,从句法、语义、语用、生成机制等方面对这种结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以期深化对“不X也X”结构的理性认识,并丰富现代汉语框式结构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为“不X也X”的句法分析。根据邵敬敏对框式结构的定义,“不X也X”由不变成分“不”“也”以及可变成分“X”构成,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具备框式结构的句法条件;“不X也X”中的不变成分“不”“也”是此结构的固有成分,不能被其他成分替换,可变成分“X”具有选择性,主要是谓词性成分才能进入到结构中;“不X也X”的语义具有不可预测性,即整体性,而非各个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在句法功能方面,我们发现“不X也X”结构主要充当单句中的谓语,有时也充当定语、补语或复句中的分句,在对话或独白等的特殊语境中还可以独立成句。
第二章为“不X也X”的语义分析。我们辨析了“转折”与“让步”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典型的让步命题“即使p,也q”和转折命题“虽然p,但是q”的区别,通过变换分析得出“不X也X”的基本义为让步。让步,即在原先的前提下退让一步,结果也不会发生改变。此外,根据“不X”与“X”之间的不同关系,“不X也X”可以划分为认知类、意愿类以及转变类三类。
第三章为“不X也X”的语用分析。从说话者的视角、情感、认识来看,“不X也X”具有主观性的特征,能够表达温和辩驳、无奈接受、意料之中等的主观情态义。“不X也X”具有丰富的表达力,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具有强调作用,“不X也X”对结构本身中的“X”进行强调,不仅可以对单句中的主体情况进行强调,又可以对复句中的结果进行强调,同时有凸显了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二是具有制造语言波澜的作用,通过“不X”和“X”的正反对比,使原本平淡乏味的语言更具吸引力;三是加强语气的作用,更能凸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
第四章为“不X也X”的生成机制,我们对“不X也X”的形成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作了探究。从句法层面上看,“不X也X”是让步复句通过紧缩,省略了“即使”等关联词语,并在使用中逐渐固定而形成的;从语义层面上看,“不X也X”是由两个独立事件通过语义整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结构,随着“不X也X”的进一步发展和固化,使用“压缩”的整合手段,通过简单型框架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由低到高三个层次的整合等级;从语用层面上看,“不X也X”的形成受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用推理等语言内部与外部共同的作用与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