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成词库理论
时间副词
描述性话语释义
摘要:
“释义是辞书的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释义水平的高低永远是检验辞书编纂质量的最根本标准,是决定辞书能否长久生存的最关键因素。”由此可见,辞书释义的重要地位。时间副词具有独特的事件时间的指涉作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传达信息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间副词可以指明动作发生的时点时段、次序、频率,突出行为动作或事件的开端、过程和结果。对时间副词进行释义研究,有助于明晰时间副词间差异,提高时间副词使用精确性,在提升词典释义准确性和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时间副词的释义多采用以词释词、说明式的释义方式,即使处于同一语义场不同词语释义模式也不统一,释义缺乏完备性、准确性。因此,文章选取了14个现代汉语时间副词,并通过语料库技术为每个时间副词设立平衡语料库,在生成词库理论、语义指向理论指导下进行义项描写与划分,以期为提高时间副词释义精确度、系统性做出贡献。全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章节,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与研究依据,明确了研究对象及其范畴,概述了副词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详细说明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的可靠性与合理性。主要回顾了历来学者对时间副词在分类、修饰功能等各个角度的研究现状,表明了对时间副词的释义研究相对较少;介绍了生成词库理论、语义指向理论等相关理论,以此为时间副词释义提供支持;此外还说明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于BCC语料库。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对现代汉语中“久”“暂”“就”“忽然”“曾”“早晚”“才”“将”“正”共九个表时副词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了描写与解释,第二章对“老”“常常”“有时”共三个表频时间副词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描写与解释,第三章对“先”“再”共两个表序时间副词进行义项分布情况的描写与解释。义项分析过程中,主要涉及论元结构理论、语义指向理论对时间副词表时意义的细化表达,从动作内部过程结构时段时点的凸显、与参照时间的先后或次序比较、频次间隔等角度为时间副词的释义提供了思考角度,通过物性结构理论对“副+名”结构进行阐释,并通过建立平衡语料库对义项的修改、设立等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部分为结语和参考文献。在结语中,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参考文献则列出了本文所引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以便读者进一步查阅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