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常搭配
语义结构
语用特征
语义—语用界面
摘要:
超常搭配是言语交际中一种特殊的搭配形式,其嫁接语义及语用的特性使其成为语义—语用界面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技术及语义、语用分析技术,对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及语用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新格莱斯理论为指导,对其“语义—语用”互动制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首先,本文根据其句法格式的固定性,将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分为超常性句法构式及超常性语义构式,构建了新型的分类体系。在该体系下,超常性句法构式可以分为程度类、性状类、情状类、主动类、态度类、评价类6小类,而超常性语义构式则可分为语义叠加式、语义偏正式、语义指向式、语义冗余式、语义矛盾式5小类。其次,本文依据《词汇义类标记集》(李葆嘉、孙道功,2011)、《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孙道功,2011)、《形容词分类辞典》(王节安、周殿龙,1993)等标注系统,对已有395例状中式超常搭配进行了语义结构分析与归纳。从显性义征与隐性义征两方面入手,分析状中式超常搭配的基本语义结构及演变模式,并从句法限定性与语义选择性两个维度出发,对其义征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了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句法限定性层级及相应的语义选择性原则。再次,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类超常搭配进行语用建构及语用推理,探究影响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语用因素,并初步探究出四种语用因素对语义结构的影响作用。其中,语言内知识语境是影响超常搭配语义演变的重要因素,上下文、背景知识等因素对超常搭配的影响极为有限。最后,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信息及语用因素的考察,探究出影响超常搭配的表达意义与语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总结出影响超常搭配语义、语用组合模式的几类超常语义搭配规则,以此得出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互动制约模式。本文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状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语用特征以及“语义—语用”制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索,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但某些方面仍未能展开。在“语义—语用”界面视域下,除了超常搭配以外,仍有许多问题亟待后来学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