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音节词
语义类别
语义结构
语义支点
喻义支点
摘要:
三音节词作为现代汉语极为重要的一类词汇单位,在词汇系统的研究中理应占有重要地位。但事实却是,三音节词的研究长期地受到“冷落”。近年来,三音节词不断增长的态势及新词的三音节化趋势都在无时无刻地提醒着我们:三音节词亟待研究。本文以筛选确定的1147个三音节词为研究对象,从语义类别、语义结构类型、语义支点和喻义支点四大方面研究这些三音节词的外部和内部的复杂语义关系。本文的研究顺应了三音节词亟待研究的需求,为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义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学理论,也为汉语信息处理尤其是词处理提供了基础。首先,筛选和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语义信息标注,建立三音节词语义信息库。本文基于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汉三音词词典》(修订版),最终确定1147个三音节词,共1284个三音节词词元作为研究对象。接着,对其进行了语义信息的标注,包括词性、词元数量、语义类别、语义格式、语义结构类型、语义支点、喻义支点等信息项,建立起三音节词语义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对三音节词的语义类别、语义结构、语义支点、喻义支点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其次,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探讨三音节词的语义类别和语义结构类型。一方面是三音节词的语义类别的考察。依据《现代汉语语义词类标记集》的语义分类系统,把893个名词词元分为4大类,12次类,36小类;267个形容词词元分为2大类,6次类,11小类:124个动词词元只分为7个大类。接着,根据三音节词词元的表义探究各语义类下词元的分布情况。另一方面是三音节词的语义结构类型的考察。基于周荐在《汉语词汇结构论》(2004)中对双音节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分析,经适当修改,建立起适用于三音节词的语义结构分类体系,分5大类,21小类,在此框架下考察三音节词的语义结构类型。研究发现,定中式“n+x”类中的“特征+事物对象”、“所属+事物对象”、“效用+事物对象”,“v+x”类中的“效用+事物对象”、“方式+事物对象”等语义结构类型所占词元数较多,属于语义结构类型中的绝对“强势”类型。再次,考察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的语义支点。三音节词语义支点研究共涉及三音节词1058个,1190个词元。借助语义支点理论,对语义支点所在位置以及决定三音节词的语义结构类型的关键性语义特征,即语义支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除了音译词以外,有889个三音节词词元其语义支点在前,有277个三音节词词元其语义支点在后。从而得出结论:三音节词的语义支点主要在前。另外,研究还发现,语义支点为“特征”、“状态”、“功用”这三种类型的词元数量最多,属于三音节词语义支点中的“强势”类型。最后,考察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的喻义支点。三音节词喻义支点研究共涉及295个三音节词词元,借助喻义支点理论,分析了这些三音节比喻词词元的决定性关联语义特征,即喻义支点,以及喻义支点在位置。结论认为,三音节比喻词的喻义支点,即“决定性关联语义特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形成前的本义和形成后的比喻义之间的语义联系,这种“语义联系”主要体现为事物间相同或相近的的形状、性能、大小、颜色、程度等。此外,还发现大部分的三音节比喻词的比喻义来自于整个词本义的喻化,少数来自于前一词素义本义的喻化,极少数来自于后一词素义本义的喻化。语义支点和喻义支点的研究是本文的两大创新点,由于前人的研究没有涉及到这些方面,所以本文的相关研究也只能算是处在初期的摸索探究。正因为如此,在具体的概念定义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肯定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日后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