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物性结构
职务身份词
词义理据
选择倾向
官本位
礼貌谦逊原则
摘要:
表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从事的职业、担任的职务及表示人物身份的称谓语是社会称谓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此类称谓尚没有统一的说法,缺乏对其的研究,有研究的必要和进行研究的空间。对称谓语词义理据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而目前也缺乏对称谓语词义理据的研究。物性结构(qualia structure)理论,主要包括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四个层面的语义知识。这四种角色体现了名词指称实体的百科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较之以往的名词词义描写都有所突破,极大的丰富了名词的词义内涵,对于深入刻画名词的词义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复合名词词义的主要理据所在。到目前为止,运用物性理论知识对汉语进行的研究还较少,且研究多限于举例式,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统计分析。所以运用物性结构的理论对表示人的职务身份的称谓语的词义理据进行分析,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汉语称谓语的理解,还能说明物性结构理论在汉语词义理据分析中的可行性及便捷性。本文将表示人的职务、身份的称谓语称为职务身份词,以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建立现代汉语职务身份词的语料库,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物性结构的四个语义层面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进行分析,发现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不仅具有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四种,还有些职务身份词兼有两种或三种语义角色。并且职务身份词对语义角色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倾向性,形式角色的数量最多,功用角色次之,施成角色数量较少,缺乏构成角色。利用物性结构理论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分析,我们还能鲜明的发现职务身份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及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官本位”思想,礼貌谦逊的交际原则。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关于职务身份词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职务身份词的概念及其范围的界定,包括本文语料的来源及语料库的建立。第三章以语料库为基础,运用物性结构理论对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进行探析。从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构成角色及兼有多种角色五个角度对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进行分类考察,阐明了不同角色类型职务身份词的基本结构形式及成因。第四章对分类考察发现的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对不同物性角色的选择倾向性问题进行说明。职务身份词的命名多为了突出其担任职务的社会功能或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主要功能,但社会生活中职业、职务类型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一些不同维度的性状类属性对其区分,这就导致了职务身份词的词义理据中形式角色所占比重最多、功用角色次之。第五章:通过对职务身份词词义理据分析,我们发现职务身份词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感情倾向性、极强的可塑性、适度的虚拟性。这些文化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符合礼貌谦逊的语言交际原则。第六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及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可能进行的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