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伴随范畴
X随
小句降级
伴随标记
规约化
摘要:
汉语伴随范畴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它既是客观时间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人类认知选择在语言上的体现。本文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综合采用句法、语义、认知多角度验证的方法,考察汉语伴随范畴的性质、类别、表现,描写伴随范畴的句法分布及语义特点,探讨伴随范畴的形成过程、机制和动因,对比汉西两种语言有关伴随范畴的句法差异。全文共9章。第1章为绪论。对伴随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肯定伴随范畴的研究价值,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视角。第2章界定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为伴随范畴下定义,总结伴随范畴的性质和特点,将伴随范畴分类并简要描述其句法表现,与相近语言现象进行联系和区分。在此基础上,肯定事件及事件词研究对于描写伴随范畴的重要性,明确事件定义,区分事件语义类型,结合汉语词类分布规律为事件词定性。第3章讨论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对“伴随”、“跟随”、“追随”三个伴随义动词进行句法上的描写和语义上的分析。从认知角度对三个动词进行解释,将其相似和相异之处归结于动词本身主观性的高低,所跟体词生命度和意志性的高低,以及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关系。第4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为小句下定义,明确小句范围,根据小句的句法地位为其分类。对句内层面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分别进行句法语义上的描写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和使用伴随标记。明确小句降级的概念、参照物及降级特点,依据上述标准总结伴随范畴中的小句降级现象。提出经过“降级”这一句法操作的小句往往代表伴随事件。句内层面所使用伴随标记主要包括伴随介词、伴随动词、伴随框架结构、结构赋义的伴随标记等。第5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含有伴随关系的语篇以观众视角为主,起到丰富伴随事件表达内容的作用。语篇中伴随关系的判断也需要依赖叙述视角的选择。另外,叙述视角的切换与小句话题的转换紧密相关,故需明确小句话题和话题链的内涵与外延。对表达单个体、多个体伴随的话题导入和选取方式分别进行考察,总结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话题特点。伴随范畴和语篇修辞结构存在对应关系,语篇中的阐述关系、并列关系及背景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修辞结构。分析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主要包括零形主语小句和次话题小句。句际层面的伴随标记同时包括事件和事物伴随标记,二者存在交叉重合现象。经考察发现,传统复句中的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逻辑语义关系。语序调节方面,伴随关系表达可选用“伴随事件在前,主干事件在后”这种常规语序,或“伴随事件在后,主干事件在前”这种非常规语序。第6章讨论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明确规约化的含义,分别描写和总结事物伴随关系以及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认为二者均经历了从章法到句法,从句法到词法的演变轨迹,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句法语义特征。动因为语序的稳固性及高频使用,以及独立性象似动因和复杂性象似动因的综合作用。规约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和类推。第7章为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从汉语伴随范畴表达角度,总结西班牙语表达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的句法手段,并将其和汉语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语言均综合使用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伴随标记等方法表达伴随关系,但西班牙语对于语序及小句降级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第8章为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伴随范畴的三种形成机制为: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使篇章连贯的目的,小句降级过程即为概念合成的过程。伴随标记主要分布在伴随事件的两侧,位于伴随事件左侧的标记除基本标记功能外,还可以表达伴随事件,其概念合成类型为简单型框架;位于伴随事件右侧的标记仅有标记功能,其概念合成类型为双域型框架。在语序调节方面,常规语序主要为了遵守BFP原则,BFP原则也是导致补语小句可以进入到内嵌小句中,以及体标记排列规律性的原因。常规语序主要是出于对顺序象似性的遵守,而非常规语序则是对标记象似性的临摹。第9章为结语。总结前文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