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指称
自称
类型及特征
语用功能
形成原因
摘要:
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汉语的自称,尽管国内外对此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都是对自称个案的分析,现代汉语的自称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语料,分析语言事实,考察现代汉语自称的类型可根据实词的指称对象有无概念义分为语用指称、语义指称和混合指称;探索其特征、语用功能与形成原因,并结合当代网络语言中的自称形式(主要是谐音变异)、特征等对网络语言自称的规范化提出新词新语要遵循交际需要和表义明确两条原则。我们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在规范和变化之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文章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分别从四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的自称进行分析和论述。绪论部分包括本文研究对象、前人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相关概念的界定五个方面。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中的自称,在前人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传承吸收有关汉语自称的理论、表现形式、研究方法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丰富汉语自称的体系,探索出更多规律,同时用更开阔的视野去观察汉语自称的指称形式的多样化,从更多角度去解释其形成的原因。第一章是“现代汉语自称的类型和特征”。基于语言事实,从收集到的语料中进行分析,根据实词的指称对象有无概念义将现代汉语的自称分为语用指称(无概念义)、语义指称(有概念义)和混合指称,再从内部差异、指称变异、组构变异三个角度对现代汉语的自称进行特征分析。因现代汉语的自称涉及到古代汉语,故会将古代汉语的自称与其进行对比来说明现代汉语自称的特点。第二章是“现代汉语自称的语用功能”。从话语构建功能、社交指示功能、人际协调功能等角度对现代汉语自称的语用功能进行深入挖掘。从搜集的语料来看,汉语自称的使用有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地位的差异,受到说话者主观因素(心理、态度等)的影响,听话者也会根据自身的社会角色做出相应的选择。第三章是“现代汉语自称的形成原因”。从语言内部因素来看,有语言结构选择的顺应和词义的扩大;从语言外部因素来看,有语用心理因素、语境因素和转喻机制。文章结合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认知隐喻、语用学等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自称的成因进行多角度分析。第四章是“当代网络语言的自称分析”。首先是对网络自称的特征进行分析,其具有谐音变异、网络文化特征鲜明、跨时空范围广泛、隐喻的特征。其次探讨网络自称的规范化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本研究中还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汉语自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