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没个
词汇化
量标记
情态化
摘要:
“没个”经常出现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起初,“个”与后面所接成分组成定中结构,“没”是核心动词,“没”与“个”不在同一层,是跨层结构。后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个”作为量词的功能减弱,发生去单位化,“没”与“个”的关系更加紧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然音步,“没个”的陈述性特征突显,由跨层结构变为表否定义的动词,此时“没个”后接成分为不可数名词以及事物化的谓词性成分。随着“个”的个体功能彻底磨损,“没个”后接成分只能为谓词性成分,“没个”变为表否定义的副词。“没个”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时的过程。五代时期“没个”后只接可数名词,是跨层结构“没个”。宋朝时期,除了后接可数名词的跨层结构“没个”,还有表否定义的动词“没个”。元朝时期,针对“没个”又有了新的细分,当被“个”限制的成分出现在“没个”后面时,“没”与“个”不在同一层,为“没个”;当被“个”限制的成分出现在“没个”前面时,“没”与“个”在同一层,为“没个”。明清时期“没个”的词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除了跨层结构“没个”与否定性动词“没个”,还有表否定义的副词“没个”。近现代以来,“没个”后还可接数量成分,具有主观赋量功能。“没个”词汇化过程是逐步发展的,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没个”词汇化的动因是多方面的:“个”的去单位化,“没”与“个”关系紧密程度的加深以及韵律格式的改变,都促使“没个”发生词汇化。“没个”作为表否定的动词与“没”存在差异:首先,“没”对后面所接的数量词大小要求比“没个”严格;其次,在标记量时,“没个”即可标记确定数量,也可标记不确定数量,“没”却不可;最后,“没个”所标记的表大概量的数词在量限上没有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