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X为”类程度副词
绝对程度副词
相对程度副词
程度量级
三个平面理论
主观性
摘要:
现代汉语“X为”类程度副词用频较高,且因为其含有相同的构词成分“为”,故我们穷尽“X为”类程度副词,试图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考察其内部成员的基本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概括“X为”类程度副词内部成员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首先,我们在结合词典释义以及各家对程度副词界定和范围限定的基础上,确定了“极为、至为、甚为、颇为、深为、殊为、大为、广为、最为、尤为、更为、较为、稍为、略为”这14个“X为”类程度副词,并根据有无比较对象和所表程度量级,对“X为”类内部成员所属层次进行具体划分,为后文的个案研究以及紧临的近义成员之间的对比分析奠定基础。由于“X为”类绝对高量义程度副词的内部成员较多,我们又辅以语义特征是否相近以及能否搭配名词性成分作为依据,确立了两组紧临的近义成员(比较对象)——“甚为”和“颇为”、“深为”和“殊为”,以及两个单独分析对象“广为”“大为”。
接着,我们对“X为”类绝对程度副词内部成员进行具体描写和对比分析。对三组紧临的近义成员——表极高量义的“极为”和“至为”、表高量义的“甚为”和“颇为”、表高量义的“深为”和“殊为”进行对比分析后,我们发现即使同表绝对极高量义的“极为”和“至为”在句法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极为”可以修饰状态形容词、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和兼语短语,但是“至为”没有以上用法。同表绝对高量义的“甚为”和“颇为”的主要区别在于句法搭配上,“甚为”不能搭配兼语短语,而“颇为”可以搭配兼语短语,并且修饰名词性成分的类型和数量也比“甚为”要多。同表绝对高量义的“深为”和“殊为”的区别是:语义上,“深为”具有[+内指向性],这一特点表现在其只修饰和人情绪有关的成分,“殊为”具有[+外指向性],带有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义;句法上,“殊为”不能搭配动词,只修饰[-心理义]的形容词,“深为”既可以修饰形容词也可以修饰动词;语体色彩上,“殊为”属于典雅体,“深为”属于正式体。表绝对高量义的“广为”、“大为”无论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分布上都与其他词相去甚远。“广为”可以表示[+范围义][+程度高量],在句法上只搭配动词性成分,且这些动词性成分具有[+扩散义],“广为+X”的句法功能也很少,只充当谓语和充当定语。“大为”在语义上重在指明由于前面所说的某种情况引起很大的反应,主要搭配具有[+变化义]的动词和少数[-贬低义]的形容词。
然后,我们对“X为”类相对程度副词内部成员进行了描写和对比分析。同样是在语义框架和程度量级的基础上,确立两组紧临的近义成员——表高量义的“尤为”和“更为”、表低量义的“稍为”和“略为”,并对其内部近义成员进行描写和对比分析。“尤为”和“更为”的主要区别是:语义上,“更为”表示[+双项][+加强义],“尤为”表示[+多项][+凸显义];句式选择上,“更为”可以用于“比”字句、“不+程度副词+X吗”结构,但是“尤为”不可以;句类选择上,“尤为”比“更为”更频繁地应用于感叹句。表低量的“稍为”和“略为”的主要区别是:句式选择上,“稍为”可以用于“‘稍为’+不+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结构,但是“略为”不可以;句类分布上,“稍为”可以用于祈使语气,表示建议请求,但“略为”没有此用法。
由于表相对极高量义的“最为”和中量“较为”无论在语义特征还是程度量级上均与其他一些“X为”类程度副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作为相对程度副词,二者却有大量的非比较用法,在表达时呈现出强主观性。因此我们从主观视角、主观情态、主观认识三个方面分析了“最为”“较为”的主观性表现,总结了“最为”和“较为”表主观性的句型模式,与“最为”不同的是,“较为”表主观性的句式有“‘较为’+的+形容词性成分”这一句式,而“最为”不具备此句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