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云X”构式
构式语法
生成机制和动因
摘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语言的发展变化日益显著,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平台的广泛使用也催生了许多新型表达。这些新型表达的出现和形成反映了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特征,“云X”构式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构式曾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大部分学者都是对其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分别进行描述,鲜有学者对其生成机制和衍生动因进行系统阐释。因此,本文拟采用构式语法及构式压制理论,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研究方法对“云X”构式进行更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1)现代汉语“云X”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分别是什么?
(2)现代汉语“云X”构式的构式义是什么?
(3)现代汉语“云X”构式的生成机制和动因是什么?
为了回答以上三个研究问题,本文拟从北京语言大学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民网和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检索语料。对数据进行去重和清洗后,共收集到448条含有“云X”构式的真实语料。基于构式语法,在对所收集语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后,本研究不仅描写了该构式的语言特点,还对其生成机制和动因进行详细的解释。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首先,在句法特征上,“云X”构式中变量X主要由名词、动词及形容词充当,其中动词占比最多,名词次之,形容词最少。值得一提的是,当变量X为名词时,只有具有强指称性的普通名词,且能表明名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并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概念特征才可以进入该构式。当变量X为动词时,只有具体的行动动词可以进入云X结构,且表现出过程减弱和指称性增加的趋势。就构式的整体句法特征而言,它可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及定语。在语义特征上,“云X”构式表现出[+互联网]、[+交互性]、[+共享性]、[+虚拟性]、[+智能化]及[+远程性]的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构成一个连续统,当“云”与变量“X”组合时,则会有不同的语义突显。语用特征上,“云X”可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态度偏好,但这种态度偏好会受具体语境的影响。此外,云X具有丰富的表达价值,在社会媒体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其次,基于对“云X”构式语言特征的描述,其构式意义可以总结为:依托互联网平台或云计算技术实施的动作,进行的活动或提供的服务。
最后,“云X”构式的生成是构式压制和类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语料,本研究发现,构式意义与词汇义的冲突可以通过构式压制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此外,该构式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在口语和书面中也离不开类推机制作用。从衍生动因来看,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语言的模因影响可视为内部动因,社会的发展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则可被视为外部动因来解释该构式得以产生和流行的原因。
本文以“云X”构式为研究对象,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出发,不仅探讨了该构式在句法、语义及语用方面的特征,并归纳出该构式的构式义。本研究较以往研究更全面、系统的对“云X”构式的生成机制和动因进行了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先前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