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汉语
极限性程度补语
主观性
情感色彩
语义变迁
词性
摘要:
长期以来,现代汉语中新兴的极限性程度补语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这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虽然目前对此类语言成分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大部分是从理论语言学的角度,对个别相关语言现象,例如个别极限性程度补语、极限性程度补语与中心语的组合方式等为研究对象,对于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定义众说纷纭,从语言的主观性角度对极限性程度补语的本身的语言现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很少。本文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极限性程度补语,并对其从不同角度分别研究,对其定义做出思考,从语言成分的情感色彩、语义内容的变迁以及词类的各个角度,考察新兴极限性程度补语的语言现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新兴极限性程度补语的系统性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本文一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对象,说明了本文的语料来源,并总结了先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极限性程度补语的收集和定义,以及认知语言学及语言主观性理论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二章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做出了详细说明。在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的主观性角度上,说明了语言主观性概念的内容、提出及发展,并且论述了从语言主观性角度研究现代汉语极限性程度补语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对极限性程度补语的概念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在本章中,基于学界之前的讨论,总结各家看法,从语义与时间两个角度对极限性程度补语做出定义,并收集大量语料,尽可能多地搜集目前正在使用的极限性程度补语作为研究对象。
第四章从情感色彩角度对极限性程度补语做出说明。本章从语言主观性角度解释了极限性程度补语中负面情感色彩占优势的原因,并说明了主观潜势对极限性程度补语表义的影响以及形义冲突所产生的情感张力,同时以其他语言中出现的相同语言现象举例,探讨了这种表达方式在人类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
第五章从语义变迁角度对极限性程度补语做出说明。本章通过分析原有极限性程度补语与新兴极限性程度补语之间的量级变化,总结出了极限性程度补语语义上的几种不同变化,主要包括语义磨损以及语义保留,一方面语言的主观性会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增高而削弱,另一方面语言又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因此极限性程度补语呈现出了不同的语义变化。
第六章从词性的角度对极限性程度补语做出说明。本章整理了原有极限性程度补语与新兴极限性程度补语构成性质的变化,包括词性与语法单位的不同,尽管词性属于语言成分的语法范畴,但是却与语义表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章从动词、形容词及谓词性短语三种不同性质成分作补语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性质的语言单位在担任极限性程度补语时,表达主观性上的作用。
最后是结语。主要是对本文中关于现代汉语新兴极限性程度补语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