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气词
“喽”
“啦”
句类分布
主观性
话语标记
摘要:
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其内部研究分布不均。研究成果集中于典型语气词,对非典型及派生语气词关注不够,且研究方法角度不够全面,对比研究缺乏。为促进汉语本体研究和汉语推广相关理论的完善,结合前人在汉语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选择对现代汉语语气词“喽”和“啦”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对语气词“喽”和“啦”分别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具体分布梳理发现“喽”排斥感叹句,“喽”的感叹语气缺失;对比归纳语气词“喽”和“啦”的语气意义并总结各自的普适性特征,得出“喽”的语气意义为“强传信式告知求应”,“啦”的语气意义为“弱传信式告知传情”。其次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根据主观性理论,从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知三个角度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得出“啦”的使用者倾向于从“自我”之上形成视角,而“喽”的使用者则倾向于从“他我”之上形成视角,“喽”的情感表达相对隐晦,“啦”的情感表达直接随意,带“喽”的话语与主观认知不一定一致,而带“啦”的话语与主观认知基本相符。最后,从语用理论角度出发,对比归纳二者在会话中的话语标记功能,在交际互动功能上,“喽”表现为“延续对话”,“啦”则是基于“共情功能”的“提醒变化”,二者都有“语境顺应功能”,但是二者顺应的语境内容不同,“喽”主要围绕“言语语境”顺应,“啦”主要围绕“背景语境”顺应;在信息关联功能上,结合关联理论得出,“喽”具有“消极信息关联”功能,可以看作“否定期待”的标记,而“啦”具有“积极信息关联”功能,可以看作“积极期待”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