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新增词语
构词法
造词法
收词原则
规范
摘要: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新增词语为研究对象,对入典词语的收录情况进行全面考察,从社会语言学等视角来审视新词语,透过研究了解由这些词语建构而成的语言体系及其背后所隐含的词汇发展的整体动态、发展规律及社会动态与意义,指出词典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确保语言规范化及词语的规范使用。《现汉》(第7版)新增440个词语中,单音节词有38个,占所增词语总数的8.66%;双音节词语共239个,占54.31%,所占比例最大,双音节化特征明显。词性上,名词208个,占所增词语总数的47.27%,动词202个,占45.91%,以名词、动词为主,名词、动词占绝对优势;义项上以单义词居多。来源上,这些入典词语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网络、方言词等,以政治、生活类词语居多,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入典词语的构词法,主要涉及构词类型与构词特点,构词类型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有41个,占所增词语总数的9.32%,合成词共计399个,占所增词语总数的90.68%,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复合式又以偏正式为主,附加式的有前加和后加,其中以后加式为主,重叠式的相对较少。构词特点主要有双音化、简缩化、模因化,简缩方式有缩合、提字、数词缩略三种类型;模因化具体表现为多个高频词族,存在多对词语模。新增词语的造词方法主要是语音造词和修辞造词,其中,语音造词包括摹声、叠音、儿化,各部分所占比例较小。采用的修辞造词类型主要有比喻、仿拟、借代、夸张,其中,比喻又分为明喻式和借喻式;仿拟包括类仿式和反仿式;借代包括特征或标记相代、动作或性状相代、资料或工具相代、特定与普通相代、具体与抽象相代、原因与结果相代六类;夸张分为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以扩大夸张居多。词典编纂的收词原则,包括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必要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新增词语的规范化主要涉及规范观和收词面。对此次词典编纂中存在的问题,《现汉》在进行再版时需要反复推敲、谨慎斟酌,切忌“见词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