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围棋词汇
构词机制
来源
现代汉语词汇
摘要:
围棋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围棋活动作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不仅其中的着法和策略变化万千,其词汇用语也是丰富多样的。围棋词汇属于棋类专业领域,在构词成分和构词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其与现代汉语词汇之间更是具有紧密的关系,但学界对围棋词汇的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以现代汉语词汇、词法理论作为重要理论支撑,对728个围棋词进行了内探结构形式与意义、外探来源的详尽分析。文章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说明选题缘由。其次,在广泛搜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词汇研究新成果和围棋研究现状,力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更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再次,确定围棋词汇的选取范围,为进一步展开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定量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描写与阐释相结合等方法,利用词汇学和词法研究等理论,主要针对围棋词汇的内部构词机制和来源作了详细而又深入的分析,体现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文章的主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围棋词汇中五个高频词汇单位“劫”“子”“棋”“着(zhāo)”和“布局”进行分析,从构词特点与构词模式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究。第二部分对围棋词汇中的特殊构词语素进行分析,围棋词汇中大量出现反义语素对举构词、近义语素共同构词和数目语素构词的现象。第三部分对围棋构词成分的来源进行分析,围棋构词成分来源于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多个领域,如“人”类、“动物”类、“器物”类和“植物”类等,各个领域的语素进入围棋领域或单独成为或与其他语素组合成为围棋词汇,围棋词汇中有些词也进入了现代汉语日常交际范畴,为人们表达围棋领域之外的思想、信息等而服务。本文发现并总结了围棋词汇在构词机制和来源方面的一些特点,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首先在各种围棋工具书、围棋研究性著作、围棋教科书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甄别,自行建立了包含728个围棋词在内的现代围棋词汇系统,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第二,在学界首先对现代围棋词汇中词汇单位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发现“劫”“子”“棋”“着(zhāo)”和“布局”不仅出现频率高,而且所构围棋词在各个音节形式中都有分布,体现出连环能产性的特点。进一步探究其语源,发现它们的意义不断演变,在围棋词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系统中的意义虽不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发现围棋词具有模式化的构词方式,并深入探究了具体的模式以及各个层级的模式所界定的意义范畴。第三,发现了现代围棋词汇中所蕴含的特殊语素构词的现象,并对其力所能及地做出一定的解释——围棋词汇中的反义语素构词反映了围棋博弈活动相反相成的实质,在博弈时,对战双方始终处于输——赢的胶着对弈状态之中;由同义或近义语素构成的同义词较多,这类构词可使人们在围棋活动中的使用更为方便和随意,但同时在某种意义上,或许说明了在围棋这一不够大众化的专业词汇系统中,词汇的规范化程度比较弱。由数目语素构成的围棋词中,数目语素在围棋词汇中所表示的意义和在现代汉语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中的意义既不同也有一定的联系,这既体现了围棋词汇对于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继承,也体现了围棋词汇的创造者根据围棋特定领域的需要对来自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领域的词进行了一番改造,这种继承与改造不只限于数目围棋词之中,在非数目围棋词内部也有较显著的体现。第四,总结了围棋词汇系统和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之间的相互借鉴、渗透关系,系统梳理了围棋构词成分所源于的现代汉语多个词汇领域,如“人”类、“动物”类和“器物”类等领域,反过来,对围棋词汇渗透到现代汉语领域的一些词,如“先手”“死棋”“妙着”等,也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未来围棋词汇有可能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的影响也做了一定的预测。本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对现代围棋词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围棋词汇的内部语言机制,对于丰富现代汉语词汇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或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现代汉语专业领域的词汇研究拓宽道路,这是本文的理论价值;同时,本研究所构建的728个围棋词汇语料库,以及所揭示的一些规律或提出的某些见解,或许能够对今后词典编纂者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视角,这是本研究在词典编纂领域的应用价值;再次,本研究汇集的728个围棋词汇,以及对之做出的相关描写与解释,或许能够帮助围棋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围棋词汇,促使围棋教与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这是本研究在围棋教学领域的应用价值;最后,对围棋词汇的探究在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性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本研究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