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法
校本课程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汉语的规范化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在1956年,语法学界和语文教学界曾制定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经教育部批准,在中小学一直沿用到1988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淡化语法”的语文教学理念在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持续产生影响。时至今日,中小学汉语语法教学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语言和外国语言也在不断冲击着汉语的规范化。不少学者关注到了这一问题,近年提出了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内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本研究为了确保国家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立足于核心素养,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情及需求的现代汉语语法校本课程。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是论文的研究背景。对语法教学及校本课程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整理总结了目前汉语语法教学现状及学界关于语法教学的研究情况,分析了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高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现实应用。以汉语语法知识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为重点,涉及语法知识在其他学科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语法知识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根据语文试卷题型的分类,分为现代文部分、古诗文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和写作部分。第三部分,是高中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常德市市直语文教师和学校高一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高中师生对汉语语法教学内容的态度、语法的知识储备及学习渠道、对现代汉语语法教学阻力的看法。第四部分,是现代汉语语法校本课程的开发分析。从学校资源、教师情况、讲义准备等方面,分析了现代汉语语法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第五部分,是现代汉语语法校本课程的实施案例,包括学情摸底、语法概说、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等板块。“学情摸底”有两大内容,一是通过问答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二是通过测试分析学生语法知识储备。“语法概说”首先用趣味导入吸引学生关注语法,再从整体上理清语法四级单位,最后列书单引导学生走近语言学。在校本课程实践中结合多种教学模式,“翻转‘教’‘学’”模式学习“词类”、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短语”、使用范例教学“句法成分”、语法图理清文言倒装句。“教学效果”部分分析学生的语法测试情况,经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对基础概念有印象,能够掌握简单短语,虚词仍需重点突破。在收获及需求反馈上,学生的语法能力有所提高,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第六部分,是现代汉语语法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议,以供参考。学校层面上,要健全各项制度、建设基础设施;教师层面上,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了解学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