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组互动
同伴支架
口语教学
口语能力
摘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语言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包括听说读写看等方面的语言技能中,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普遍不佳。小组互动作为课堂互动的典型形式之一,能给学生更多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而小组互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同伴支架的搭建过程。因此,本研究以互动假说、支架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意在探究在高中英语口语课堂上,通过小组互动,高中生为彼此提供同伴支架是否能够促进口语能力的发展,具体包括三个研究问题:(1)同伴支架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口语的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2)不同的分组类型是否会影响同伴支架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作用?(3)同伴支架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口语发展的影响是否不同?
本研究利用课堂观察、课堂录音、访谈和教师日志等一系列研究工具,以山东省济南市某高中的高二年级的4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共计九周,研究数据表明,在高中英语口语课堂上,小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同伴支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尤其表现在对口语准确度的提升上;但对其复杂度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词汇多样性稍有提高,但句法复杂度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在结合访谈记录以及学生录音进行定性分析后发现,学生口语能力的变化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并不完全符合班级数据所体现出的整体规律性。因此针对第一轮研究的结果与问题,反思调整后进行了第二轮教学实践。第二轮行动研究共计七周,综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可得知,比起同质小组,异质组内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更为明显,这说明在有一定水平差异的学生之间,同伴支架最能发挥其促进作用;高中低三种水平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三种要素间相互支持或竞争,总体来看,低水平学生能从同伴支架中获得更显著的口语提升。
本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小组互动产生的同伴支架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据此提出以下三点教学建议:(1)构建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进行同伴互动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2)异质分组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分组标准,并适时调整分组,及时关注学生学习和心理动态;(3)同伴互动具有补足性,但代替不了师生互动,很难搭建更为复杂的支架为学生提供高层次的帮助,因此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