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法教学
知识点位置法
中职英语
实证研究
质性分析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处于一种传统归纳法和演绎法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讲、学生练”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满堂‘高效’地讲解语法规则,学生被动接受,几乎不用经过思考”的教程过程,必然导致学生不想学,语法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费心也无奈的局面。无论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成标准(征求意见稿)》,都明确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常态化活动,英语教师应整合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要素、激发学习热情、实施深度教学。英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的必要过程。为响应新课标的号召,提高中职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在整合传统英语语法教学法优点的基础上,基于布鲁纳的“发现法”、提取练习效应、中介效应假说、记忆术的“位置记忆法”与“理解记忆法”、迈克卡尔的学习策略的“精细加工”为理论依据,探索并设计出“知识点位置法”语法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语法课堂开展实证研究,探讨“知识点位置法”是否能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知识点位置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的成绩?2.“知识点位置法”是否能改变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畏难情绪?3.“知识点位置法”是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本实验研究分两次进行实证研究,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实验主要采用英语测试、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三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第一次实验:在实验1班(41人)采用“知识点位置法”进行教学,在对照班(38人)采用传统演绎法授课。以英语语法测试形式在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前后测,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检验两班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问卷调查形式是在实验班后测之后进行,并根据语法学习后测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班个别学生作进一步的访谈,以期对“知识点位置法”对学生语法学习的影响进行深度剖析。第二次实验:在实验2班(10人)进行重复实验,以语法前后测、调查问卷和访谈进行实验研究。对实验2班的语法测试的前后测成绩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回访,收集问卷及访谈结果,而后进行质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知识点位置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法成绩,并促进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法能力;2.“知识点位置法”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这对于就读于中职学校或者学习动机不强、基础较弱的学生尤其重要,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养成主动翻书的好习惯,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印象;3.“知识点位置法”给学生带来了愉悦的学习体验;“发现——找到知识点位置”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同伴交流与学习,分享“找到的知识点位置一致与否”,成为他们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