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法教学
6T教学法
思辨能力
语法能力
摘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指出教学要围绕具体的主题语境,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整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法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与学生思辨能力培育高度相关。然而,目前的语法教学大多采用PPP教学模式,强调对语法规则的学习与操练,弱化语法项目在真实语境下的交际意义和使用。轻视主题语境和语篇的语法教学,难免使语法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语法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语法课堂上围绕主题意义创造真实语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和思辨能力,已成为许多外语界学者和一线英语教师研究焦点之一。
作为内容教学法的新发展,主题式教学中的6T教学法将语言学习和学科内容相结合,提倡使用真实语篇,基于特定主题内容进行教学,在国内外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国内虽有很多与6T教学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对于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却屈指可数,也较少有研究探索该教学法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实施6T教学法,并试图回答如下问题:
1.6T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对学习者思辨能力有何影响?
2.6T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对学习者语法能力有何影响?
在教学实验中,本研究以人教版教材高二上学期语法项目为教学内容,基于6T教学法和作为意识提升的语法教学理论,开发出“activate-observe-understand-exploreproduce”语法教学步骤并设计教学课件。期间,研究者在实验班进行6T教学法英语语法教学,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PPP教学模式,并借助思辨人格倾向问卷、思辨技能测试卷和语法测试卷了解高中学生思辨能力和语法能力情况以及两班学生实验前后发生的相应变化。同时,研究还通过课堂观察结果对问卷调查和测试情况进行补充,并采用SPSS26.0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主题式6T教学法可以显著促进学习者分析技能和推理技能的发展,对学习者思辨人格倾向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分析性、好奇心、认知成熟度和开放性四个维度;第二,主题式6T教学法能显著提升学生语法能力,促进学生对非限制定语从句,将来进行时,-ing形式做宾语,主语和表语以及主语从句等语法项目的学习。据此,本研究对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以下三点教学建议:第一,语法教学可以采取6T教学法,注重内容学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而不是孤立地进行语法项目学习;第二,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开展符合学生认知与生活实际的语法课堂;第三,语法教学应该更注重设计观察语法形式,感知语法意义,探索语法运用的教学活动,促进对学生思维品质,尤其是思辨能力的发展。本研究期望能够为主题式教学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