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维点云
点云滤波
特征约束
点云配准
泊松重建
摘要: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发展,三维重建技术在测绘、无人驾驶、医疗技术、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点云数据处理的三维重建技术利用激光扫描仪、结构光、立体相机等设备采集离散点云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优化,从而实现三维重建。在此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诸如点云滤波的计算量大、稳定性差、三维模型的原始特征难以保持;配准算法需要克服噪声、异常值、密度变化、部分重叠变化等许多复杂的策略;以及后期曲面重建后模型的精度不够,易出现伪曲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策略的点云滤波和改进的点云配准方法;然后,在点云数据的表面重建中,提出了改进后的泊松曲面重建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点云去噪,提出了一种具有互补性的混合滤波策略。通过对点云滤波算法中的体素滤波和统计滤波展开研究和进一步改进创新,明确去除点云数据的离群点的有效参数,然后提出了一种最小点约束的近似体素滤波方法,使算法动态适应点云各部分的稀疏情况,用体素内重心的邻近点来近似表示该体素。该方法能够在不破坏源数据几何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多尺度噪声。2.针对点云配准,提出了一种结合固有形状特征(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ISS)、三维形状上下文特征(Three Dimensional Shape Context,3DSC)、随机样本一致性(Random Sample Sonsensus,RANSAC)算法和方向向量阈值约束下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体素滤波下采样,通过ISS算法提取特征点,并用3DSC描述特征点。然后,利用ISS-3DSC特征与RANSAC算法进行粗配准。最后,采用方向向量阈值约束的I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该算法在保持较高配准精度的同时,有效缩短了配准时间。3.针对曲面重建,提出一种基于边界约束的改进泊松重建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八叉树来代替K-Dimensional树(K-D树)进行近邻域搜索;然后利用Open Multi-Processing(Open MP)加速基于移动最小二乘算法的法线估计,并利用最小代价生成树调整法线方向的一致性;最后通过引入Neumann边界约束的屏蔽泊松算法对点云进行重建。该方法可以缩短重建时间,减少伪曲面的生成。4.根据上述的研究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点云数据处理的三维重建平台,提供了方便简洁的可视化界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完成对点云数据的读取和保存、滤波、配准和表面重建等功能的操作,并且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和阐述。